當地時間7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加拉加斯,開始對委內瑞拉進行國事訪問。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機場為習近平舉行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劉建生攝
命運篇:
責任擔當 志合意聚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收到中國倡議,拉美10國元首、1位政府首腦、5位特別代表來到巴西利亞。中拉領導人會晤如約舉行。
習近平主席在會上提出“五位一體”合作倡議,尤其是“1+3+6”——一個規劃、三大引擎、六大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一致支持成立這個機制,一致表示要踴躍參與到這個機制中。”
習近平主席傾聽每一位代表的發言。烏拉圭總統穆希卡說,這是中拉合作的綱領性文件﹔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說,相比居高臨下的傲慢,中國的“1+3+6”才是尊重拉美的務實舉措……
“今天下午是‘中拉時間’。中拉這麼多領導人能相聚在一起,本身就是個具有世界影響的歷史事件。”習近平主席的這一深邃判斷,得到了遠在古巴的菲德爾·卡斯特羅的呼應,他在古巴黨報《格拉瑪報》上撰文稱,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這一歷史性的事件,不會定格在今天,將會被載入史冊。
對於中國,它是外交布局的“全覆蓋”。
對於拉美,它是外交舞台的“再登台”。
對於世界,它是對國際格局和秩序的“再塑造”。
中拉面積之和、人口之和,分別佔世界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兩塊廣袤大陸,匯聚著眾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誰能忽視他們凝聚起來的力量?
《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的主旨發言題目,正是一份歷史使命。地方、雙邊、整體、國際,中拉合作打通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格局,也打開了一扇命運與共的大門。
習近平主席正是中拉合作的親歷者。對拉美的美好記憶,始於地方合作。“我是第三次來這裡。”訪巴期間,習近平主席憶起巴西之緣。
1996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首次踏上巴西大地,飛赴福塔萊薩,簽署建立友好省州的備忘錄。福建省和塞阿拉州結成了姊妹。
布宜諾斯艾利斯,中拉地方交往的一個典范。習近平主席會見馬克裡市長,他為習近平主席准備了一把城市鑰匙、一件博卡青年隊10號隊服。此前阿根廷國會已向習近平主席贈送了阿根廷國家隊10號隊服,習近平主席幽默地問道:“轉會費多少?”
對努力促成中拉整體合作的新朋老友,習近平主席感念在心。“羅塞夫總統親力親為,做了大量工作,也展現了地區影響力。”“馬杜羅總統積極響應、支持中拉論壇,不遺余力做了很多工作。”“克裡斯蒂娜總統親自前往巴西利亞,表達了支持成立中拉論壇的決心。”“古巴擔任拉共體輪值主席國期間,積極促成中拉整體合作。正是在古巴峰會上,通過了《關於支持建立中國—拉共體論壇的特別聲明》。”拉共體四駕馬車“為籌建中國—拉共體論壇,成功舉辦中拉領導人會晤做了大量工作。”……
戰略格局中,整體合作和國際協作相互輝映。
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在習近平主席親自協調推動下,金磚五國以整體合作之力,自主創立了多邊金融機構。拉美之行中,這一話題不斷被提及,每個國家從中找尋發展的機遇,看到了整體合作為爭取國際話語權帶來的正能量。
“它的成立,是對既有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可以促進國際金融體系更加深刻的反思、更加主動的改革。”習近平主席一席話,深刻說明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訪問期間,關於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探討,常常成為會談會見的內容。習近平主席說:“中拉在全球事務中加強協調和配合,對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演講:“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隻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這些倡議,在拉美遼闊大地回響不息……
上世紀80年代,在會見阿根廷時任總統阿方辛時,鄧小平同志曾經斷言,“將來也會出現拉美世紀”。
26年后的今天,太平洋兩岸,中國、拉美緊緊握手,一個中拉命運與共的時期正闊步走來,新的“中拉時間”開始了……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