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本網原創

專家解讀習近平為何提和巴西已成為命運共同體

2014年07月18日15:3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當地時間7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同巴西總統羅塞夫舉行會談。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盛卉 實習生譚潔羽)當地時間7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同巴西總統羅塞夫舉行會談時指出,中巴兩國建交40年來,兩國關系長期穩定發展,利益聯系達到前所未有的緊密程度,兩國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

“中巴兩國無論政治、經貿、國際舞台上合作都很好。習主席此次對巴西的訪問使得雙邊關系向更高的水平提升”,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對人民網記者說,習主席提到的命運共同體,就是我們常說的“同呼吸共命運”。中巴兩國領導人都強調中國和巴西是東半球和西半球兩大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很多共同的利益,而且都面臨著改革、發展的任務。

1974年8月15日中國與巴西建立外交關系。1993年,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12年,中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此次習近平訪問巴西之際,當地時間7月17日在巴西利亞兩國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進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聲明中說,兩國元首指出,中巴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並建立全面戰略對話機制,反映出兩國關系在雙邊和多邊領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習近平同巴西總統羅塞夫會談中提到,雙方要全方位提高經貿合作水平,促進雙邊貿易持續穩定增長,積極開展電力、農業等領域產業投資合作,在礦產、石油領域開展上中下游一體化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在建設高速鐵路方面開展戰略性合作,共同建設好兩洋鐵路,加強金融、科技創新、互聯網合作。

徐世澄說,中國要幫助巴西、秘魯修建跨洋鐵路,這是個巨大的基礎設施工程。正如羅塞夫總統所說,這條橫跨巴西和秘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對促進巴西經濟增長、拉動區域發展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前幾年中國對巴西的投資,主要是投向能源和礦業,現在中國的投資已經拓展到基礎設施領域。”徐世澄說,巴西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而且基礎設施需要很多資金投資。而中國是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也在尋求投資的目標,而正好拉美國家基礎設施工程需要中國的投資。

前駐巴西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允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和巴西都是發展中的大國,也是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巴西是第七大經濟體。雙方應該加強互利合作,深化戰略協作。這不僅對兩國人民的長遠利益有好處,而且也有利於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的發展環境,來促進各自國家的發展,以及更好地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推動各級力量對比,使世界格局朝著更加均衡方向發展。

“在國際事務當中,中巴作為兩個大國,都要承擔起國際責任,共同維護國際正義公平,維護聯合國的憲章和原則。”沈允熬認為,兩國要加強在聯合國20國集團等多邊的框架裡面的戰略協作,加強兩國在重大的全球性問題上的密切溝通和協調。

關於兩國可以加強戰略協作的方面,沈允熬說:“這些都是牽涉到各個國家的重大問題,都是雙方所關心的問題,比如說,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等等,也是牽涉到雙方的共同的利益的。”因此,習主席說中巴已經成為“命運共同體”,就是說誰也離不開誰。

分享到:
(責編:盛卉、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