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安徽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解決群眾“網事”沒有休止符

2014年02月27日04:44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為什麼“網事”辦理經常被忽視?因為對於腐敗,我們通常更多地放在貪污受賄等明顯違法犯罪的行為上,而對於行政不作為則常常輕而視之,甚至視而不見,其實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隻看網上事,網下不干事,就是典型的“網絡不作為”,也可以說是“網絡懶政””

                   

  通過網絡平台問政於群眾,問需於群眾,問計於群眾,是網絡時代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

  有的干部看網喜歡看到網民“點贊”,對網民的“拍磚”和“吐槽”,應付方式不是找理由,就是找借口。領導干部上網不能帶著“打醬油”的心態來觀輿情,而要把發現“網情”和“網事”,轉化為網下解決問題的積極行動。領導干部在“網絡基層”中沉下去,往往能聽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那是最真實的民意。這時候,隻有實時互動、快速反應、主動出擊,為群眾排憂解難,按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工作,才是對民意最大的尊重。因此,領導干部不僅要上網收集“網情”,更要下網辦好“網事”。

  為什麼“網事”辦理經常被忽視?因為對於腐敗,我們通常更多地放在貪污受賄等明顯違法犯罪的行為上,而對於行政不作為則常常輕而視之,甚至視而不見,其實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隻看網上事,網下不干事,就是典型的“網絡不作為”,也可以說是“網絡懶政”。

  安徽省合肥市現在正在大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全市各機關事業單位網站,不但要對群眾提問進行及時全面的回復,不做“僵尸網站”,同時更要以務實和積極主動的心態迅速實現網下網上的互動。對於群眾在網站上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應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也要解釋到位,要有坦誠的態度。出現問題,領導干部應從群眾利益出發,著手解決問題,而不能互相踢皮球。

  近幾年,合肥市發展勢頭很好,多項經濟指標進入全國省會城市十強,都是與重視群眾路線密切相關的。當前,合肥正處於“大湖名地、創新高地”建設的關鍵時期,從根本上解決對人民群眾的態度,不斷增強和群眾的感情,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四風”問題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也是其他許多問題的源頭,與黨的性質宗旨水火不容。“四風”問題歸根結底是脫離群眾、忽視群眾利益,解決好這個問題最有力的法寶就是群眾路線。尤其是在新形勢下,網絡問政是一道繞不開的必答題,是利用新技術手段走好群眾路線一定要交的答卷。“網絡懶政”和“網絡問政”,雖然隻有一個字的差別,但想邁過這個坎兒,需要領導干部心裡想著群眾,網上關注著群眾。在網上了解到群眾的合理需求,就要第一時間回應,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解決。網絡問政,最終要把功夫下在“網”外,避免“網上談兵”,俯下身子為群眾多辦實事、多謀福利,解決群眾反映的“網事”沒有休止符,應該永遠在路上。

  (本報記者 錢 偉整理)

    

  讀者反饋

  @渝西微播:網絡只是一種載體,盡管它能突破時空限制,匯聚一些社情民意,但網絡絕不是包治百病的萬能藥,領導干部了解社情民意,除了上網,仍然需要借助上門面對面這種最原始、最直接、最質朴的問政方式。

  @勵志青年:網絡問政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無論網絡問政有多大優勢,問題解決途徑主要還是在網下,最終還得靠領導干部上門,隻有通過不斷上門,才能把基礎性工作做扎實,而群眾基層基礎牢固了,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江蘇楊遠朝:在網絡飛速發展的當下,在少數基層領導干部中還存在著“網盲”,對“網意”熟視無睹,拒絕接受網絡輿論監督﹔或者視網絡為洪水猛獸,以權壓網、堵網、封網。基層領導干部要盡快適應“信息爆炸”的時代,習慣從網絡上聽民聲、察民意、集民智,通過網絡政務微博等平台助力科學執政。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27日 20 版)

分享到:
(責編:付龍、蘇楠)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