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一早,記者一行驅車出特克斯縣城往東南,溯闊克蘇河而上,皚皚雪山,盡收眼底。
我們來到了喀拉達拉鎮喀甫薩朗村。走進牧民努爾夏提的兩層樓房。主人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那吾魯孜粥。原來當地哈薩克族等牧民每年從農歷正月開始迎接那吾魯孜節,直到春分前后,都有喝粥的習俗,寓意新年豐收。
對於喀甫薩朗村村民來說,過去的一年有著特殊的意義。尤其是新疆天山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身處景區的牧民生活從此改變了。
“我們祖祖輩輩都是牧民,現在都主要從事旅游服務了。”努爾夏提說。
喀拉達拉鎮鎮長革命別克告訴記者:“申遺成功,景區建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游客多了,旅游項目多了,牧民收入也多了。”
牧民們還成立了旅游合作社,不再一家一戶各自為戰。“旅游合作社作用很好。剛開始牧民還有疑慮,現在高興得很。”合作社負責人努爾巴合提說,“牧民都加入進來了,餐飲、馬隊統一管理。合作社現在有25名工作人員。去年是第一年,效果還不錯。今年,我們要組織出去參觀調研,進行業務培訓。還要增加旅游項目,提高服務質量。對於今年的情況,我們信心大得很!”
“越來越覺得旅游服務有奔頭!我要不斷學習,爭取一年比一年干得好!”努爾夏提笑著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