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專家表示,生育政策還將繼續完善 

“單獨兩孩”是過渡政策

本報記者 李曉宏

2014年02月10日04:24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2月10日,全國衛生和計生工作會議將在京召開。

  今年,“單獨兩孩”新政將在各地陸續啟動實施,對人口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國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計生基本國策?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

  計生國策是否還有必要

  記者:2014年,“單獨兩孩”新政將在各地陸續啟動。生育政策的調整完善,是否意味著我國將逐步具備自發生育的條件?

  原新:目前,我國的人口發展遠不具備大幅放開生育的條件和空間。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依然是國家發展方略。

  為抑制人口過快增長,我國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全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經過40多年努力,從根本上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勢頭。但也遭遇人口快速轉變帶來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如人口老齡化加劇、出生性別結構失衡、家庭簡約化、人口規模依然龐大、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壓力依然嚴峻等。這表明,我國的人口還不具備大幅放開生育或者自發生育的條件和空間,新時期必須繼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計生政策的未來作用,是在人口數量得以控制之后修正人口結構性矛盾,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宏觀上,調節國家人口發展的速度、數量、素質、結構、分布、流動遷移等,以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相互適應﹔微觀上,約束家庭生育行為,調節家庭生育孩子的數量以實現宏觀人口總體均衡。

  “單獨兩孩”帶來哪些變化

  記者:“單獨兩孩”政策對我國人口發展將產生哪些影響?

  原新:“單獨兩孩”政策屬於生育政策的微調范疇,不可能改變我國人口發展的總體趨勢,但有利於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和促進家庭發展。

  適度增加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促使低生育率向更替水平接近。目前,我國總和生育率已降至1.5—1.6(相當於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孩子數量)。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后,年出生人口規模可達1800萬人,使得生育率更接近於更替水平,有利於人口自身協調發展。

  適當改善人口年齡結構。首先,即時增加少年兒童人口。年出生人口數增加必然立即影響0—14歲人口規模。其次,延時增加勞動年齡人口。再次,新生育政策隻會影響2074年以后的老年人口總量,但可以即時影響人口老齡化水平。2030年可降低老齡化0.4個百分點。

  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新生育政策可以適度增加出生數量,一定會促使出生人口性別比下降,但是,不可能使出生人口性別比完全恢復正常。

  改善家庭代際人口結構。新生育政策既可以緩解家庭代際結構矛盾、增加家庭人力資源,又有利於家庭經濟社會功能發揮等。

  “普遍兩孩”何時到來

  記者:作為社會政策的一種,我國生育政策從形成之日起,一直就處在與時俱進的不斷調整和完善中。今后的政策走向如何?

  原新: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終極目標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計劃生育政策出台以來,歷經上世紀70年代“晚、稀、少”的彈性政策,80年代初“提倡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剛性政策,80年代中期農村“一孩半”生育政策,再到城鄉“雙獨二孩”生育政策,家庭生育數量規定逐漸放鬆。展望未來,“單獨兩孩”政策將只是一個過渡性政策,生育政策還將繼續調整和完善,“普遍兩孩”的時機必將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上被釋放。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0日 13 版)

分享到:
(責編:曹昆、蘇楠)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