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從除夕到元宵,杭州過年那些事

2014年01月30日07:43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從除夕到元宵,杭州過年那些事

  從小到大,過年總是最最歡樂的節日。作為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賀春節,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從除夕到元宵,春節裡都有哪些門道呢?我們請來了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民俗學專家朱秋楓,來說說杭州過春節的那些二三事兒。

  除夕

  杭州的春節是從除夕開始的。春節期間的民俗和全國其他地方雖然區別不大,但也有一些自己的地方特色。

  除夕這天,老百姓要做的事兒挺多,歸總起來主要是五大事兒。

  第一件事,就是祭神、祭祖。挂好祖宗圖像,在圖像前要擺果盤、祭品。午夜還要接回灶神,貼上新的灶神,設祭品。

  第二件事,就是吃分歲飯,也叫年夜飯。這一頓可以說是這一年裡最豐盛的,按照老習俗要擺上8—9個菜,因為8和9都是吉利的數字。而菜裡的魚一般是不動筷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年年有余”啦。

  第三件事就是炒瓜子花生,吃甘蔗荸薺。瓜子花生寓意人丁興旺,而甘蔗荸薺都是甜甜的,寓意一年甜到頭哦。

  第四件事小朋友最開心啦,就是家長給孩子分壓歲錢。寓意大吉大利,歲歲平安。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也有的會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講究點的,還會在枕邊再搭配放一些糖果、橘子,這樣孩子第二天一大早醒來肯定很開心,一開心就會說吉利話啦。

  第五件事就是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一家老小一邊吃花生荸薺,一邊聊天。老底子守歲也有防火燭的作用。

  大年初一

  由於除夕夜守歲玩太晚啦,大年初一一般開門都不早。不過開門第一件事兒就是放開門炮,喜慶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放完開門炮,就會吃糖蓮子、甜湯圓等,寓意甜甜蜜蜜從新年第一天開始。

  這一天,杭州的老百姓一般不大出門,選擇一家老小在家休息團圓。這一天,老底子杭州人有三件事兒是不做的:一不殺生,比如豬羊魚雞是不殺的。二不掃地,因為不能把財氣掃出門。三不動針線,怕來年辛苦。

  大年初二

  走親訪友拜年就從這一天開始。首先要拜至親,包括姑親、舅親和姨親,是指爸爸的姐妹和媽媽的兄弟姐妹。當然拜年是要帶上拜年禮的。老底子杭州人拜年,會將禮物用粗紙包成一個個紙包,有蓮子包、紅糖包等等。

  大年初五

  在杭州的春節民俗裡,這是很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要祭拜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所以又有“五路財神日”的說法。這一天,杭州的各家各戶還有各個商家店鋪,都要燒黃紙祭財神,也叫燒“青龍紙”“燒五紙”。很多商店在這一天開門營業。

  正月十二

  叫“成燈日”,這一天老百姓要在元宵挂的彩燈基本上都做好了。老底子,老百姓還會把做好的龍燈送到城隍山上的龍神廟,供在那裡,然后請有名望的人來為龍燈開光,也就是點龍睛。

  正月十三

  這一天又叫“上燈節”。因為家家戶戶會把元宵的彩燈在這一天挂起來。也就是說,元宵燈其實是從正月十三就正式亮相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還會用糯米做小丸子,又叫“上燈圓兒”。

  正月十五

  元宵節這一天,老底子杭州百姓會挂燈、舞燈、賞燈。這一習俗從唐代就開始了。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裡就這麼寫道:“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無妨思帝裡,不合厭杭州。”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賞燈猜燈謎,很是熱鬧。現在拱墅區的運河元宵燈會,蕭山區河上鎮的“龍燈勝會”都很有意思,目前兩個民俗都被列入了浙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燈會一般要到正月十八日才結束,叫“收燈”。制作精美的彩燈收藏起來,到來年再挂。

  除了賞燈之外,當然還要吃元宵了。元宵的餡料以甜的為主,花生芝麻豆沙都很美味。本報記者 王麗/文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