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蔭棠墓的左側碑文“憶先父”的內容已殘損。
雷蔭棠墓的左側碑文“憶先父”的內容已殘損。
墓碑被損壞前。 (來自@Jesson_ZX微博)
墓上的雷蔭棠像和生平介紹。
公園稱去年被一精神異常女子毀壞 正聯系修復
為雷蔭棠二女1984年立 后人希望清明前修好
黃花崗公園(即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內的雷蔭棠墓旁的附屬墓碑被人用尖銳物刻鑿損壞。記者目擊所見,墓碑碑文被鑿模糊,左上角出現開裂。據雷蔭棠后人介紹,該墓碑是雷蔭棠二女在1984年從美國寄錢回來立的,希望在清明前能將墓碑修復好,“讓親人在清明節回國拜祭時能有所交待。”
黃花崗公園工作人員介紹,墓碑是在去年9月被一名疑似精神異常的女子所毀壞。此事已報告給相關部門,現在正聯系設計公司設計修復方案。
文/記者周浩杰、莫冠婷
圖/記者高鶴濤(署名除外)
目擊:墓碑被刻鑿 左上角開裂
近日,網友“@Jesson_ZX”發微博稱,在黃花崗公園內雷蔭棠墓的碑文,被人用錘子逐行打花損毀。“強烈要求查處毀碑行為,讓革命先烈得以泉下安息。”該網友在微博上,並附上了碑文損壞前后的對比圖。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黃花崗公園。雷蔭棠墓位於辛亥革命烈士墓區內。該墓區營葬了除在廣州起義犧牲的七十二烈士外的民國以后為國事死難的烈士,鄧仲元、梁國一亦葬在該墓區內。
雷蔭棠墓由墓亭與墓碑組成,在雷蔭棠墓旁還有一個雷蔭棠之孫雷申法的小墓。雷蔭棠墓亭內墓壁上書有“雷蔭棠先生之墓”,為胡漢民題寫。上方鑲有雷蔭棠的像,像下有雷蔭棠的生平簡介。
被損壞的是墓亭附屬的《憶先父》碑文。根據碑文顯示,該墓碑由雷蔭棠的女兒雷天祿在1984年冬天所立。記者看到,碑文有多處被尖銳物刻鑿損壞的痕跡,在“憶先父”三字下面的兩行字被損壞得最為嚴重,碑刻不可辨認。整塊墓碑被鑿得最深處的位於左上角,有1.5厘米深的開裂。
記者隨后在黃花崗公園內走訪發現,同在辛亥革命烈士墓區內的金?治墓上,由鄒魯撰寫的墓志銘上,“率海軍南下”五個字也有被工具刻鑿的痕跡。記者了解到,這兩處均是由越秀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在2012年11月公布的越秀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雷蔭棠后人:墓碑由雷二女所立
記者隨后聯系到網友“@Jesson_ZX”,他表示,他是雷蔭棠的玄孫。“@Jesson_ZX”的爸爸雷宇介紹,雷蔭棠墓最早建於1924年。當年,雷蔭棠被陳炯明黨羽毒害,殉職后,經孫中山批准,葬於黃花崗。
雷宇表示,1929年,雷蔭棠墓曾被人毀壞。“后來通過打官司重新拿回了這塊墓地,在1931年重建,胡漢民的題字也是那時所寫。但當時家道已經中落,無力按原樣重建。”雷宇表示,當時太婆交待后人,經濟好轉之后要按原來的樣子重建,當時雷蔭棠墓留有了“雷山”和“雷山后土”的界碑。雷宇說:“‘雷山’那裡曾經是迎客亭,跟鄧仲元墓類似。”他表示,雷蔭棠墓是黃花崗公園內唯一一個重建與留有“雷山”的烈士墓。
1984年,已經移民到美國的雷蔭棠二女雷天祿,也就是雷宇的二姑婆從美國匯錢回國,並寄回了建筑圖紙,希望重建雷蔭棠墓。不過,由於當時黃花崗公園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溝通,隻在墓旁立了墓碑。
“這次的墓碑損壞是去年年底在美國的親人回國祭祖時發現的。”雷宇表示,希望能夠盡快修復好墓碑,“讓親人在清明節回國拜祭時,能有所交待。”
雷蔭棠:
曾任東路討賊軍軍法處長
1906年,雷蔭棠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期間加入同盟會,積極跟隨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1911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
軍閥陳炯明叛變時,雷蔭棠嚴厲聲討,被陳炯明囚禁。雷蔭棠誓言頭可斷,節不可屈。他冒粉身碎骨之險,星夜從囚樓逃出。1922年,孫中山討伐陳炯明,任雷蔭棠為東路討賊軍軍法處長。1924年,雷蔭棠被陳炯明黨羽暗害。殉職后,經孫中山批准,葬於黃花崗。
鏈接:沙基慘案紀念碑被涂
2013年7月中下旬,位於廣州市沿江西路的沙基慘案紀念碑遭到人為涂畫。碑體的西面、南面及大理石平台上,均被黑色油性筆涂畫了不同的字樣,與碑體正面的“毋忘此日”對比,顯得十分刺目。沙基慘案紀念碑是第一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園方:
女游客持鐵錘敲打致損
昨日,黃花崗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余先生給記者出示了一份《關於兩處區級文物受損情況的報告》。根據報告,記者了解到,受損的雷蔭棠墓附屬碑刻、金國治墓是在2013年9月15日16時左右,被一名疑為精神失常的女游客持鐵錘敲打造成損壞的,當時該女子已被送往派出所處理。事發后,園方將事件報到了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報告稱,根據技術人員現場鑒定,《憶先父》碑刻破損嚴重,無法恢復,需要重新刻制一塊。而就在事發前一天,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實驗修復研究室的黃兆強曾對此兩處墓碑進行拓印。
余先生表示,這是公園內第一次發生這樣損壞文物的情況,此前已經通知了雷蔭棠的后人。對於該墓碑的重建,他表示,先要找有資質的設計公司來做修復方案,再組織專家討論會,也會請雷蔭棠后人到場,最后再報告到市、區文廣新局,批復同意后才能開工。“現在還在第一步,還在設計中。”
余先生表示,園區內有70~80個監控攝像頭,目前在進一步完善。不過,記者發現,在雷蔭棠墓旁方圓10米內並未有監控攝像頭。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