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深圳沙井街道原書記劉少雄腐敗案:小街道揪出大蛀虫

2014年01月13日16:5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深圳沙井街道原書記劉少雄腐敗案:小街道揪出大蛀虫

  50歲,正是人生干事創業的黃金期。

  然而,對於不久前剛過完50歲生日的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原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劉少雄來說,他今后的日子隻能在鐵窗內黯然度過了。

  2013年10月21日,劉少雄因犯受賄罪、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喪失原則,罔顧法紀,甘當黑惡勢力“保護傘”

  提起“沙井新義安”這一黑社會性質組織,沙井街道的民眾無不談虎色變。該組織盤踞沙井街道多年,長期通過非法手段經營廢品收購、碼頭運輸、房地產等行業,實施故意傷害、敲詐勒索、販賣毒品、賄賂國家工作人員等大量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秩序。

  2012年1月,深圳市公安局在打黑行動中,發現該組織主要頭目陳垚東與時任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的劉少雄關系十分密切。根據有關線索,市紀委迅速展開調查,查明了劉少雄收受陳垚東等人巨額賄賂的違紀事實。

  2003年,劉少雄從寶安區經貿局副局長調任沙井鎮鎮長。

  2006年起,擔任沙井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此后陳垚東主動加強了與劉少雄的聯系,兩人交往日漸密切。

  2008年9月,陳垚東租用了沙井壆崗股份合作公司深山山頭土地。2009年,得知街道辦准備征收該地塊的消息,陳垚東找到劉少雄,請求其幫助不要征用該地,並將一個裝有200萬元港幣現金的旅行袋拿給劉少雄,劉少雄欣然笑納。事后,該地塊一直未被沙井街道辦征用。

  2007年,陳垚東取得了沙井街道西部工業園內3萬多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權。三年后,該土地擬被征收為政府儲備用地。陳垚東再次找到劉少雄,請求不要征收土地或進行土地置換。

  在劉少雄關照下,街道辦事處決定將上述土地以2︰1的比例置換到街道中心區內。由於置換到的土地潛在價值非常高,項目建成后的經濟利益回報也很高,為表示感謝,陳垚東分三次送給劉少雄港幣1000萬元。劉少雄照單全收,並將贓款交由其司機保管。

  與陳垚東的交往,使劉少雄獲得了大量利益和好處。在貪欲作祟下,他逐漸喪失了黨性和原則,不僅不依法履行職責、打擊黑惡勢力,還與陳垚東等人長期交往、收受賄賂,縱容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在街道轄區內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甚至在沙二村發生群體性事件時,劉少雄並未通過正當途徑,而是借助陳垚東黑社會性質組織主要頭目身份去平息事態。

  有求必應,來者不拒,深陷貪欲泥潭難自拔

  在某些人看來,劉少雄的“口碑”似乎相當不錯。隻要所送好處令他滿意,劉少雄都會利用手中權力,辦妥請托人交代的事項。

  2007年,個體商人謝文賢在沙井街道某地塊的使用權轉讓方面遇到了麻煩。他找到劉少雄,請求劉少雄出面協調街道辦相關部門。為此,他先后分3次共送給劉少雄人民幣500萬元。劉少雄沒有推辭,全部收下,並幫助謝文賢順利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權。

  與謝文賢的“臨時抱佛腳”不同,深圳市萬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澤勇則更深諳“放長線釣大魚”之道,在金錢的引誘下,劉少雄這條大魚乖乖地上了鉤。

  為使公司得到劉少雄的關照,潘澤勇自2005年至2012年間,每年春節和中秋節均從公司提取現金送給劉少雄,共計人民幣105萬元、港幣20萬元。

  俗話說:“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對潘澤勇遇到的麻煩,劉少雄自然少不了給予幫助。

  2008年,經深圳市地方稅務局調查核實,萬豐股份公司因多年沒有依法繳稅,需補繳巨大數額稅款。為少繳稅款,潘澤勇找到劉少雄。劉少雄多次出面協調相關單位和部門,后萬豐股份公司隻補繳了部分稅款。為表示感謝,潘澤勇又送給劉少雄人民幣20萬元。

  2011年,寶安區委、區政府決定查處、整治沙井街道萬豐社區“白竹山”、“大鐘崗”片區嚴重違建問題,潘澤勇為不被追究相關責任,以及片區內違建樓房不被拆除,先后三次到劉少雄辦公室,共送給劉少雄現金港幣100萬元。劉少雄把錢收下,允諾予以幫助。

  權力過載缺乏制約,理想信念不斷滑坡,一步一步走向歧途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劉少雄一步步在歧途上越走越遠?在懺悔書中,劉少雄寫道:“隨著地位的變化,權力的上升,尤其是自己成為街道黨政一把手后,在管轄的區域裡就有了‘呼風喚雨’之勢,此時隻聽得進奉承之語,把批評拋諸腦后……講究安逸,貪圖虛榮,最終走向犯罪道路。”

  包括劉少雄在內,一年多來,深圳共查處11名街道黨政一把手,其中多數人既擔任黨工委書記,又任辦事處主任,可謂黨政“一肩挑”。

  盡管街道一把手級別不算很高(在深圳,一般為正處級),但權力極大。如劉少雄,每年手上審批出去的資金達上億元,街道大小事務由其一人說了算,大搞“一言堂”。

  在賦予街道黨政一把手較大權力的同時,在科學設置一把手權力、實施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強化街道人財物管理、有效發揮紀檢部門監督作用等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機制制度,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制約。用劉少雄自己的話說,就是“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在權力過載、失去有效監督的情況下,一些街道一把手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便有了操作空間。

  另一方面,理想信念的滑坡,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則是劉少雄等街道一把手墮落的內因。

  從一位普通公務員逐步成長為處級干部,劉少雄自身也較為勤勉努力,在工作崗位上也曾作出過一定貢獻。然而,隨著地位的上升,年齡的增長,劉少雄逐漸鬆懈了思想改造,“功勞簿”心理與奢靡享樂的念頭滋生膨脹起來。

  劉少雄在與轄區內的一些企業老板交往過程中,看到他們過著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相比較之下,認為自己貢獻大而收入不多,心態開始失衡,欲望開始膨脹,覺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進而將權力作為為自己謀取利益的工具。

  “曾有一位老領導囑咐我:請永遠記住,任何一位領導干部如果在政治和經濟上犯錯誤,是‘永不翻身’的。我為什麼把他的話當‘耳邊風’呢?”劉少雄對辦案人員說。

  已為而悔,莫若早戒﹔患至而憂,不如預謀。遲來的懺悔早已無濟於事,咎由自取的劉少雄終究難逃法紀的嚴懲。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分享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