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中央八項規定出台滿一年:

勒緊公家錢袋 被處理2萬干部多集中基層

2013年12月03日10:0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賈玥) 中央八項規定自2012年12月初至今已出台滿一年時間。一年來,中央多次利用重大時間節點,強力推進落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中央精神。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同時也被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之中。反腐專家認為,改善作風關鍵在於加大反腐敗機制體制的創新,並做好監督這篇大文章。

抓住重要節點分階段推進 “勒緊公家的錢袋”

觀察一年來中央出台的通知文件不難發現,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分階段推進,已成中央敦促落實八項規定的工作特色。

中紀委11月22日下發通知,要求元旦、春節期間繼續落實好八項規定精神,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嚴禁用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煙酒、花卉、食品等年貨節禮。同時嚴肅財經紀律,強化審計監督,相關費用不准轉嫁攤牌和公款報銷。

在此之前,中紀委還下發《關於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指出,多年來每逢元旦、春節,一些地方和單位用公款大量購買贈送賀卡、明信片、年歷等物品,印制越來越奢華、浪費越來越嚴重,即是形式主義的表現,又助長了奢靡之風,要嚴格禁止。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華社材料做出批示指出,必須狠剎浪費之風,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

來自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春節前北京、上海、天津都出現了飯店退訂潮,以單位名義預定的年夜飯明顯減少。“八項規定”的出台給公款飯局熱澆了一盆冷水。

今年中秋、國慶兩節前夕,中央更是連續多次發聲嚴剎不正之風。8月下旬,中紀委常委會開會強調,要堅決剎住中秋節、國慶節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8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指出,重大節日是對干部作風的重要考驗。9月初,中央下發通知,要求把剎住節日期間不正之風作為群眾路線活動的重要內容。

“反腐敗提出‘治標要為治本贏得時間’,就應抓住關鍵的時間節點,一個標一個標地治,一個節一個節地抓,扎緊制度的籬笆,勒緊公家的錢袋。”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指出。

《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於2012年12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審議通過,包括深入基層、簡化接待、改進會風、改進文風、規范出訪、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及厲行勤儉節約等八個方面。

在上述會議上,中央指出落實八項規定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體現從嚴治黨的指導思想。中央還要求紀檢機關要把監督執行八項規定的情況當做經常性工作來抓,並在每年年底對執行情況做專項檢查,並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匯報。

中央黨校原校長李君如認為,十八大以來聚焦於作風問題的改善,能更好地建立黨與老百姓之間溝通的橋梁,作風問題事關黨性和黨的根本宗旨,也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外部體現。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必須把干部作風問題擺在重要位置。

中紀委連續通報典型問題 近2萬干部已被處理

12月2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再次公布各地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的“成績單”:截至10月底,各地已查辦17380件違反八項規定的案件,共處理干部19896人。被給予黨政紀處分的有4675人,約佔23%﹔其中地廳級有15人。

據本網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以來,中紀委每個月都會對各地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並強調不僅要嚴肅追究直接人員責任,還要依據規定對有關領導進行問責,同時經濟上予以退賠。福建、黑龍江、寧夏、山東、北京、吉林、天津、重慶等多省區市也對外公布了違規事件當事人及相關情節。

記者梳理各地情況后發現,公車私用、公款旅游、違規接受宴請、變相發放福利是其中主要的違規行為。如黑龍江巴彥縣法院違規購買超標准公務用車、齊齊哈爾市龍沙區農委副主任違規公款旅游,寧夏新華書店原副總經理違規用公款購買購物卡、給職工發放福利等情況被曝光。

從被處理干部的級別上看,鄉科級超過1.9萬人,佔總數的96%﹔縣處級和地廳級分別有769人和35人。北京大學廉政建設中心主任李成言認為,被處理的干部縣處級的相對較少,可能是對更高權力監督還存在盲點。

從此次匯總的情況看,違規使用公車次數最多,共計5639起,接近問題總數的三分之一。其次是公款大吃大喝和大操大辦婚喪喜慶,此外還有公款旅游和樓堂館所違建問題。這與各地分別通報的情況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超過9000件被發現問題未被歸入上述五類。這些問題包括收送節禮、接受公款或用公款參與高消費娛樂和健身活動、違反工作紀律及庸懶散等行為。這些容易被忽視的腐敗盲區需要更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予以制約。

改進作風常態化需制度保障 從改革監督權推進

12月2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經濟信息綠皮書綠皮書》分析,中央下達“八項規定”與“六條禁令”,倡導厲行節約,嚴格管理“三公”經費等政策效果在2013年集中釋放。政策的強力影響將逐步有所緩解,部分餐飲、娛樂企業正在轉型求變、創新經營模式,加上2013年低基數的影響,預計2014年餐飲、娛樂、煙酒、化妝品等行業消費將進入正常增長,八項規定等對消費的下拉作用減弱。

在此情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紀委監察部特邀監察員任建明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央第一時間就把作風建設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而且在過去一年採取持續性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應看到的的是,作風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改變,需要持之以恆。

在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也寫入了《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圍繞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和建設,並通過完善直接聯系和服務群眾制度、改革會議公文制度的途徑來推動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改進會風文風。

在任建明看來,改善作風真正實現標本兼治需要更為實質性的突破,關鍵著力點在於加大反腐敗機制體制的創新,進一步改革黨的紀檢體制。這本身就事關我國權力結構體系的調整,應該從改革監督權角度予以推進。

高波同樣提出,抓作風問題,要在監督常態化、機制創新上下功夫,要做好監督這篇大文章:一是要把整頓“四風”與巡視監督結合,二是用好輿論監督,編織一張“全天候、無縫隙”的監督大網,讓那些敢於搞“四風”的人無處遁形、無地自容。

反腐敗理論研究專家、《求是》雜志研究員黃葦町也認為,隻有在制度和體制上解決了產生“四風”的根源,才能清除“四風”回潮的環境。從很多方面都可以強化制度約束,比如針對奢侈浪費和公款消費情況,可以從財務制度和審計制度上做好防范,讓公款變成無源之水,與行政手段相結合共同消除“四風”。

聯系本文記者

賈玥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常紅)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