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之后,已經多次扮演“超級推銷員”的角色。
總理的“新角色”受到輿論的關注,其務實的姿態也受到好評。評論認為,中國外交正在與國際接軌,並開始擺脫“襯衫換飛機”的模式,進入“高鐵換牛肉”的新時代。
11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歐亞之行回國,在出訪的120小時裡,李克強安排了53場外交活動。
在緊張的行程中,李克強不忘推薦來自中國的產品。這些產品包括高鐵、4G技術、核電、水電、風電、光電等,並收獲多筆“大單”。
總理“推銷”,高鐵股票漲5%
媒體稱,總理不放過任何機會,向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產品優勢
11月26日,李克強邀請中東歐16國領導人一起參觀中國鐵路等基礎設施及裝備制造展。
展覽的地點在羅馬尼亞議會宮,展廳牆上挂著巨大的LED顯示屏,大廳中間放著火車模型。
“中國高鐵技術裝備成熟,施工經驗豐富,競爭優勢明顯,完全能夠適應各國情況,滿足市場需求。”他向到場的16國領導人推薦說。
此前一天,11月25日,李克強剛剛抵達羅馬尼亞,就傳來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宣布將合作建設連接貝爾格萊德和布達佩斯的匈塞鐵路和中羅決定在高鐵領域合作的消息。
總理的“推銷”,讓中國高鐵概念股集體飆升,“南車”、“北車”漲逾5%。
11月29日,李克強在談到羅馬尼亞之行時直言:我們這次出去也是向中東歐國家展示中國裝備。
有媒體評論認為,李克強此行的成果是“高鐵換牛肉”。在向羅馬尼亞推銷“高鐵”的同時,李克強也收獲多筆“大單”,其中包括進口羅馬尼亞的肉類和活牛。
就任總理伊始,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在出訪中頻頻扮演“推銷員”。香港媒體刊文稱,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向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產品優勢和中國投資的優越機會。
在李克強“推銷”的產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鐵”。10月份,李克強和泰國總理英拉一起在泰國參觀了中國高鐵展。他對英拉說,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希望中泰加強鐵路合作。
在李克強訪問期間,中泰簽署《中泰兩國關於深化鐵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據媒體報道,中國參與泰國鐵路項目建設,泰國用農產品抵償部分費用,這被形象地比喻為“高鐵換大米”。
為什麼是“高鐵”?
專家稱高鐵推廣上升到國家戰略,領導人推動,市場更容易打開
在資深外交家、中國前駐新西蘭、瑞典大使陳明明的印象中,中國總理在出訪的時候專門“推銷”或者宣傳一個特色產品,非常罕見。這可以說是李克強的一個鮮明特色。過去中國領導人出訪也會與他國簽訂合作項目,但是類似這種展覽式的推薦,確實不多。
中國建造高鐵的時間不足10年,但是發展速度很快,目前中國高鐵裡程達到10000公裡,位居全球第一。
事實上,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計劃早在2009年就制定了,希望推動實現三條高鐵戰略線路:通過俄羅斯進入歐洲的歐亞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中亞最終到達德國的中亞高鐵﹔從昆明出發,連接東南亞國家,一直抵到新加坡的泛亞鐵路。
在2011年之前,計劃已經取得進展:與一些周邊國家規劃了一些線路。但是,隨著“7·23”甬溫線特大事故,中國高鐵遭受打擊。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羅仁堅告訴新京報記者,面對質疑,高鐵在境外的推廣變得艱難。
“新一屆政府在領著走,市場就更容易打開。”羅仁堅樂見國家領導人“推銷”高鐵。這意味著推廣高鐵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很多企業干不了的事情,領導人層面推動,就好辦了”。
“相對其他產品,高鐵設備具有高技術附加值。推銷高鐵不僅是賣出去一輛車,出口裝備擴大的是影響力。”羅仁堅說,“高鐵是一個突破口。出去了,說明人家就認同你的產品和服務。”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看來,“海外是個大市場”。他解釋說,高鐵是個大買賣,動輒上百億美元,這對消化未來大量產能有幫助。
“通過與相關國家進行高鐵合作,可以使中國不僅面向太平洋,而且面向西方,將中國西部大開發和陸上、海上‘絲綢之路’連起來,提高互聯互通的質量。”沈驥如說,“領導人是從深化對外開放,冷靜應對世界經濟中的各種風險,包括對中國的挑舋和封鎖的角度來考慮。”
外國領導人“推銷”司空見慣
英國首相來華賣捷豹路虎,法國總統推銷法國火腿和臘腸,俄羅斯總統賣飛機
在陳明明看來,領導人在對外交往的時候推銷自己的國家和產品,在世界范圍內司空見慣。
就在李克強在羅馬尼亞推銷中國產品的時候,中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們也在做“推銷”。
羅馬尼亞總理蓬塔用一段形象而詼諧的比喻,表達與中國擴大合作的願望。他說:“我們就像一個精力充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努力工作但收入很低,因為我們在職場上才剛起步,而且這個階段無法超越。我們像一個勤奮的青年,剛從農村來到城市,沒有房也沒有車,而銀行也不會輕易貸款給我們。”
昨天,訪華的英國首相卡梅倫第一天抵達北京,中英就簽署了10份合作文件,包括捷豹路虎簽署的價值45億英鎊的在華銷售合同。
外國領導人訪華時,往往帶著大批本國企業家。昨日訪華的英國首相卡梅倫隨行人員中,約有120位工商界領袖。
各國領導人推薦的產品小到香腸,大到飛機。
今年5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在會見記者時,他介紹說:“來到中國,我不怕吃雞肉,大家對法國的豬肉也不要怕,我們希望多賣一些火腿、臘腸。”
一向嚴肅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曾經充當“戰機銷售員”,竭力推銷俄制先進戰機“蘇-35”和“米格-29”。
“高鐵外交”媲美“熊貓外交”
專家稱領導人“推銷”需要大量前期工作,是用自身信譽作擔保
中國的領導人,也加入了“推銷”隊伍,“推銷”的內容,有“中國制造”,也有國家形象。
今年3月份,習近平主席攜夫人彭麗媛進行任內首訪。彭麗媛大氣的服飾受到追捧。事后她透露,這些衣服均為“中國制造”,這也讓中國產品的形象增色不少。
沈驥如注意到,近年來中國領導人推薦的產品在發生一些變化——不再只是服裝和彩色電視,而是開始推薦“高鐵”等高技術產品。
進入新世紀之后,相關部委官員注意到,“中國隻有賣出八億件襯衫才能進口一架空客380。”
“以前中國推薦的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沈驥如說,“高鐵上了一個檔次。”
而且,同樣帶企業家出訪,過去往往是引進國外的技術和資金,如今中國也在對外輸出投資和技術。
陳明明也提到,過去中國領導人去發達國家出訪是“買得多賣得少”,花上百億美元從歐洲進口飛機,大宗買入美國農產品,而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有境外媒體認為,“高鐵外交”甚至可以與“乒乓外交”、“熊貓外交”相媲美,也表明中國外交更為務實。
“領導人推薦產品不是隨口一說,一般來說前期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和准備。”陳明明告訴記者,“領導人進行推介,是用自身的信譽作擔保。從這個角度上看,領導人是國家的第一號推銷員。”(儲信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