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孝金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日前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今日全文播發。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學部中國特色理論教研室主任李拓對十八屆三中全會及《決定》的重大歷史意義進行解讀,他認為《決定》最突出的亮點是,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從“基礎性”改成“決定性”。
李拓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這個《決定》是新時期改革開放新的行動綱領,為未來發展描繪出了一個總藍圖、總願景,還可以說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我們都知道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但是現在我覺得這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是寫出了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文獻。
李拓介紹,《決定》最突出的亮點是,過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而現在是改成“決定性的作用”。從“基礎”改成“決定”,二字之改其中就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過去,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起基礎性作用,其作用還要受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說受政府的影響等等。而“決定性作用”就排除了其他方面的作用,更多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李拓解釋,網友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市場的作用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其實就是明確的給大家一個信號,政府不要太多地干預微觀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該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該管的就要減政放權。比如減少行政審批,該給的市場給市場,該給其他組織的給其他組織,政府就干好自己該干的事,構建一個公平競爭的舞台,給市場主體提供一個合理的、透明的、公開的、法制的競爭平台,這些事你得干好,你不要去管你不該管的,就是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不要過多的干預市場“看不見的手”,這是最大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