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冬季霧霾頻發,環保部近日發出《關於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預測出現重污染天氣時,採取企業停產、機動車限行、禁止露天燒烤等強制性措施。對於企業偷排偷放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去年冬天,大范圍持續霧霾波及中國1/4國土、影響近6億人口。隨著今年中國北方陸續進入採暖期,季節性燃煤導致的污染物排放劇增,加之逆溫、靜風等不利氣象條件頻現,目前中國多地已遭遇數場霧霾“伏擊”。
措施一
全面排查火電水泥等工業企業
此次通知中,三方面值得關注,首先,環保部要求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質量超標煤炭一律封存並處罰﹔優先保障民生用天然氣﹔全面禁止秸稈焚燒。
同時,將全面排查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工業企業。依據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等企業環境違法行為,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措施二
各地可臨時性限制節日放煙花
其次,官方可限放煙花、禁露天燒烤。
環保部大力倡導減少燃放煙花爆竹,節日期間遇有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天氣條件,各地應採取臨時性限制燃放措施。
當預測可能出現重污染天氣時,各地可採取禁止露天燒烤、機動車限行、揚塵管控等強制性措施。當發布最高級別預警時,大型戶外活動停辦、中小學和幼兒園停課、企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等,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強制性減排措施。
措施三
治污履職缺位要追究官員責任
最后,要確保民眾知情權,加強官員問責。
今年冬季,環保部將不定期督查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對於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的,嚴格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記者了解到,環保部和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氣污染防治責任書將在月底簽完,下一步每個省區市將編制詳細實施細則。考核辦法也正在制定當中,將第一次有組織和監察部門參與進來。綜合中新、新華社報道
解讀
發改委官員:有地方單純追求GDP淡化減排
“現在我國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特別是霧霾天氣幾乎常態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國內外都很關注。霧霾污染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長期從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領導工作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坦承。 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負責人。
約70%的城市空氣不達標
“今年我國出現大范圍、長時間嚴重霧霾污染,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位負責人說。
按照國家新的空氣質量標准,全國約70%的城市不達標,空氣環境質量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小差距。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根本上看,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和能源結構不合理、環保法律標准體系有待完善及執法力度不夠等。”這位負責人說。
有地方盲目規劃建設“兩高一資”項目
這位負責人說,“十二五”以來,發改委同有關部門推動落實《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各項工作。但在具體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利於節能減排工作的情況和問題,例如,地方政府重視程度有所減弱。
更令這位負責人擔憂的是,由於“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懲罰機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一些地方節能減排的壓力和動力不足,節能減排工作意識有所淡化,要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單純追求GDP增長,忽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產能過剩的問題,盲目規劃建設“兩高一資”項目。
“十二五”期間,許多地區還將建成投產一批高耗能項目,部分地區甚至出台了針對高耗能行業的優惠政策,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很大壓力。盡管全國主要污染物的總量逐年下降,但環境質量改善狀況並不理想﹔生態建設的成果還需進一步鞏固加強。
解決污染還應嚴格執法
這位負責人稱,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視節能減排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與國家節能目標完成情況不銜接。這個問題導致國家的節能壓力無法有效傳遞到地方政府和企業。
“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將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