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陳毅之子:反思文革是必要的但不贊成大規模道歉

2013年11月04日08:07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我為什麼要為文革公開道歉(上)

  陳小魯,共和國開國元帥陳毅的第三個兒子。雖有著這個響當當的“紅二代”身份,但陳小魯真正進入公眾的視野,成為關注焦點總共有兩次:一次是最近,他向自己的老師就文革中的所為進行公開道歉﹔另一次則是在47年前,他提議發起成立了“首都紅衛兵西城糾察隊”,即文革中名氣很響的“西糾”——“文革”中第一個跨校際的紅衛兵組織。

  從文革初期的造反小將,成長為反思文革,為文革公開道歉的“紅二代”第一人。這47年中,陳小魯這位開國元帥之子經歷了怎樣的人世變遷和靈魂淬煉?近日,本報記者在北京粟裕將軍的老宅中專訪了陳小魯。

  道歉

  我的正式道歉太遲了,但是為了靈魂的淨化,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民族的未來,必須做這樣道歉,沒有反思,談何進步!

  陳小魯的家不遠就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點南鑼鼓巷,在這片胡同交錯的區域裡,散落著大門緊閉的深宅大院和正在改造的大雜院。

  約定的採訪時間,陳小魯准時地等在門口,他衣著平常,眉眼之間和陳毅很像。開了小門進去裡面是一個簡朴安靜的院落,家裡的裝修還是上世紀的風格,和平常人家無二。

  “你是我接待的第22家媒體了。”陳小魯笑著說。面對蜂擁而至的採訪邀約,陳小魯並不抗拒媒體:“拒絕誰都不好,總要與人為善吧。道歉之后出現這麼大社會反響,我也是有思考,這就說明大家對這個問題有反思的要求。隻要你們敢來我就說。”

  他這場具有轟動效應的行為要從一個月前說起。

  10月7日,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個休息日,陳小魯回到母校北京八中,參加了一場特別的道歉會。他作為北京八中老三屆同學會會長,與學生代表們一起,為文革時期的所作所為,向當年的老師“公開而正式”地道歉,償還多年的心債。當時,他是北京八中的“造反”學生領袖、革委會主任。

  “這次公開的道歉源於對文革的長期反思,特別是今年8月18日黃堅傳給我的8張照片。”陳小魯告訴記者。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第一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和紅衛兵。那一天,陳小魯和上百萬人齊聲高喊著,“毛主席萬歲萬萬歲”的口號走向廣場。47年后的同一天,北京八中老三屆同學會的秘書長黃堅,將一組有關1966年校領導,被當做黑幫批斗和勞改的老照片發給了陳小魯。

  “看著這8張照片,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回憶。我覺著必須要公開正式地向老師道歉。”陳小魯說,“我的正式道歉太遲了,但是為了靈魂的淨化,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民族的未來,必須做這樣的道歉,沒有反思,談何進步!”

  第二天,一封落款人為陳小魯的“道歉信”,出現在北京八中老三屆同學會用作內部交流的博客上。

  陳小魯寫道:“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要終身面對的日子。我作為當時八中學生領袖和校革委會主任,對校領導和一些老師、同學被批斗、被勞改負有直接責任。在運動初期我積極造反,組織批斗過校領導,后來作為校革委會主任,又沒有勇氣制止違反人道主義的迫害行為,因為害怕被人說成老保,說成反對‘文革’,那是個令人恐懼的年代。”

  反思

  書記華錦不堪忍受欺辱自殺,這對我影響很大,我對“文革”有了第一次反思,反思的直接結果就是組織西糾。

  “我是1946年出生的,3年后全國就解放了。”陳小魯說。無疑,從他還是一個襁褓裡的嬰兒開始,他的命運就和共和國的命運緊緊相連,他的人生折射著共和國的歷史。

  1949年以后,一個運動接著一個運動。“事實上,從1959年以后,我才開始關注政治。”陳小魯在小學五年級時,遇到了反右斗爭。陳小魯在北京四中上的初中,這時的運動是大躍進了。全民大煉鋼鐵,就連中南海裡的湖邊也修了高爐。陳小魯和他的同時代人,就這樣在政治氛圍中長大了。

  “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陳小魯是北京八中的高三學生。

  1966年,“文革”爆發,學校停課。后來,各個學校大都模仿巴黎公社原則成立“校文革”並選舉了文革委員會主任。在八中,陳小魯得了1100多票,隻差20票就滿票通過。

  1966年8月19日,陳小魯做了一件讓他后悔終生的事,“8月19日,我發起組織了一場‘四、六、八中’都參加的批判會。會場定在中山公園裡的音樂堂。然后我到教育局,找那裡的群眾組織邀他們一起開大會。開會時,我是坐在主席台上的,不過我不是主持人。”

  陳小魯直言那時的自己想法比較簡單,以為開個批判會,就是組織人發言,發言后就該結束了。可突然一群學生沖上主席台,痛打那些書記們,打得他們頭破血流。“我組織開會批判北京市主管教育的領導肯定是錯誤的,而且在這個會上他們都挨了打。因為我控制不住這個局面。我想象的就是批判一下,大不了喊喊口號,但是直接拿皮帶打就失控了。這次會議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感覺很不好,決心以后再不挑頭搞這種事了。”

  “21號到22號之間,我們學校書記華錦不堪忍受欺辱自殺,這兩件事對我影響很大,這實際上是我對‘文革’有了第一次反思,反思的直接結果就是組織紅衛兵西城糾察隊。”陳小魯說,“在成立糾察隊之前我並沒有什麼名氣。”

  1966年10月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會后,陳毅告訴陳小魯:“你前一段,毛主席給你做了結論了。毛主席在會上說:‘陳小魯好,反對打人。’前一段有結論了,你以后要注意,不要到處惹是生非。”

  到了1967年2月,發生了包括陳毅在內的老帥們,在懷仁堂的一次會議上批評“文革”中一些現象和中央文革某些成員的事件,不久被定性為“二月逆流”。之后,陳小魯也淡出運動了,他改了名字叫陳衛東,到北京的718廠去勞動。

  但是關於他的種種流言,卻沒有隨著他的淡出而止息,反而愈傳愈烈愈傳愈廣。中央文革也想抓他,找了人秘密搜集他的黑材料,希望從中找出整陳毅的証據,不過沒有找到。這時周恩來總理出面了,把他安排到沈陽軍區所屬的一個部隊農場去勞動鍛煉。

  轉變

  我必須要做一個獨立人格的人,必須獨立思考不依附任何人,但在體制內很難實現。離開體制,去尋求一個“自由之身”。

  1992年陳小魯以上校軍銜轉業,下海經商。

  “其實,從1976年四五事件之后,我就開始對體制產生了懷疑。”陳小魯說。從體制內到自由之身,陳小魯說自己是“兩步走”。

  1975年陳小魯成了家,妻子是粟裕將軍的女兒粟惠寧,在北京的總裝備部工作。1976年5月,已經是團政治部主任的陳小魯,向軍區打報告提出調回北京,提出調動的理由是解決夫妻兩地分居。但真正的原因源於陳小魯自己內心的糾結與痛苦。

  當時,他所在的團是軍區“學習小靳庄”的典型,而小靳庄是江青抓的點,他要主管“批鄧”和“學習小靳庄”。“那時我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麼盲從,我已經有自己的思考,對批鄧很有抵觸。我那時候是團政治處主任,28歲,是沈陽軍區最年輕的團級干部。但是我不批還不行,否則我就變成一個反對‘批鄧’的人,關照我,培養我的領導他們不都要受累嘛。”

  陳小魯就給岳父粟裕寫信:說能不能給我調動一下?“岳父一輩子在部隊裡,他還是希望我繼續在野戰軍干。但是,我在信中的一句話,‘道不同不相與謀’,打動了他,他體諒我的困惑。”

  當年離開部隊的時候,軍長指著自己的椅子對陳小魯說:“你是我們的培養重點,要不了幾年,這個位置就是你坐的。”

  后來,很多人問過陳小魯:“如果你當年不是堅持調走而是繼續留在沈陽軍區,你今天的人生會不會是另一種軌跡?”

  陳小魯說:“其實我早晚會走到今天這樣的人生道路上來。”

  1985年,他從英國回國,到北京國際戰略問題學會任研究員。一次搞朝鮮戰爭研究,他去採訪當時的軍委副主席楊尚昆。採訪完,楊尚昆特別對他說:“你對工作有什麼想法?要不要換個地方?”他說:“謝謝楊叔叔,我在這裡挺好的。”朋友后來對陳小魯說:“你怎麼這麼傻,楊尚昆這麼問你是有意要提拔你。”陳小魯回答:“那就是我真實的想法,不過我這一輩子,對當官沒什麼更多的想法。”

  “‘批鄧’之后,我就下了一個決心,再也不說違心的話,毛主席說共產黨員隱瞞自己的觀點是可恥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但那時我有所畏懼,我為什麼不能說,我怕打成反革命,怕連累我的家人我的戰友,這就是一種關系,迫使我說一些違心的話,辦一些違心的事。”陳小魯說。

  在看到了父輩在政治風雲中的浮沉之后,在傾聽了內心對於做人做事的呼喚后,陳小魯想嘗試另一種生活,這就是到體制之外,去尋求一個“自由之身”。

  “我必須要做一個獨立人格的人,必須獨立思考不依附任何人,但在體制內很難實現。我不說違心的話,怎麼才能不說違心的話?離開體制,做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接受1976年的教訓,到了90年代,我想開了,我不當官了,按照我自己心裡所想去做自己的事情。”

  陳小魯在1992年轉業。之后他下海了,商海裡他涉足過多個領域。他曾擔任(海南)亞龍灣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標准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現在是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他相信在傳統社會裡,成事的要素是權力﹔而在商品社會裡,成事的要素是信用。

  陳小魯說自己有三個座右銘:一個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孔子的,這也是真正的普世價值觀。另一個就是毛主席愛講的“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個也是毛主席說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我自己不願意干的,不要加諸別人身上。這樣你的處世、待人接物就比較好一點。還有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特別是一定要知道短處。不要以為天下缺你不可。另外我不生事,也不怕事,做個坦蕩的人。 回顧人生,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至於別人看是好是壞,也無所謂。”

  今天的陳小魯,和已退休的妻子粟惠寧,平靜地生活在岳父的故宅裡。

分享到:
(責編:王澤、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