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寧波口岸進口原油短重現象加劇 超5?可索賠

2013年10月29日13:3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圖為檢驗檢疫人員在外籍油輪甲板上對艙內原油進行取樣。

人民網寧波10月28日電 記者從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2013年1至9月,寧波口岸共檢出短重超過千分之五的進口原油27批次36223.3噸,涉及金額2745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0%、50.97%、48.85%。

地處東海之濱的大榭島是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能源中轉基地,2001年開港至今,累計完成原油進口接卸作業超過2億噸。但在原油進口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進口原油短重現象也日趨嚴重。今年9月13日,裝載中東某國重質原油的新加坡籍超級油輪“EXPLORER”號靠泊寧波大榭實華原油碼頭,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其檢驗時,發現實際重量比提單量短少13597.7公噸,短重率高達17.4%,涉及金額6750萬元人民幣。鑒定人員立即將情況通知收貨方,提前做好索賠准備工作。

據介紹,原油短重是指到港量與提單量之間存在出入,按照國際慣例,原油短重在5?以內屬合理損耗,不能索賠,超過5?的部分按照國際原油價格折算成金額后進行賠付。

據悉,中東和西非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原油進口來源地,原油短重的現象一直存在。隨著進口原油價格上漲,國外發貨方‘短斤缺兩’、‘以次充好’的現象愈演愈烈。

不過,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專家表示,除了人為因素外,裝運港發貨量不足﹔明水或者裝、卸兩港的密度存在差異,造成卸貨港鑒重結果與裝貨港有較大差別﹔裝、卸兩港採用的計量方法不同﹔兩港分卸重量短少﹔船舶不能完全卸空導致進罐量短少等都會造成原油短重。

“隨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部分供應商為了謀取利益,惡意注水,按照重量溢短千分之五以內免責的國際慣例打擦邊球,故意控制發貨量,造成重量短少。加上國外發貨人的檢測、計量標准的差異導致短重。”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2013年1月13日,巴拿馬籍油輪“COSGRAND LAKE”輪裝載約13萬噸卡賓達原油抵達寧波北侖算山原油碼頭,該批原油提單量為130,263.000公噸。經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檢測,該批原油的密度(15℃)為0.8604 g/cm3,比裝貨港偏小4.9?;而BSW水含量為0.29%,水含量值達到裝港值5.8倍,涉嫌存在惡意欺詐行為,最后檢驗確認該批原油實際到港重量隻有129377.212公噸,比提單短少885.788公噸,短重率為6.8?。

另外,原油品質特性、原油明水沉澱也是影響因素。2013年7月29日,馬紹爾群島籍超級油輪“OVERSEAS RAPHAEL”輪裝載11.9萬噸梅瑞原油由巴西運抵寧波大榭實華原油碼頭,經寧波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人員登輪檢驗,該批原油到港量為119056.327公噸,然而該批原油卸至岸罐后,經檢驗隻有118667.421公噸,比提單量短少804.618公噸,短重率達6.7?。經分析,岸罐量嚴重短少的原因主要是該油種粘度太大,導致船艙挂壁嚴重所致。

針對進口原油短重現象愈演愈烈的趨勢,檢驗檢疫部門也採取了多種措施加大把關力度。寧波大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原油檢驗檢疫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大榭口岸建立進口原油動態分析管理系統、進口原油數據庫,包括油田概況、物理特性、安全指標、明水檢出率、短重率等相關信息,為科學監管提供基礎。

同時,對進口原油實施風險分類管理。對容易產生短重的高風險油種進行重點監管,加強到港檢驗鑒定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加強進口原油全過程監管。通過信息化手段,開發進口原油電子監管平台,實現進口原油卸貨的全過程監控。強化對多港分卸的監管。加強各分卸港的信息溝通,嚴格審核船方卸貨計劃,做好監卸工作,避免出現因多港分卸產生的短重。

據介紹,如果原油短重率超過5?,相關檢驗檢疫部門將為企業出具數重量証書。企業拿到數重量証書后,可向國外原油供應商進行索賠。(陳怡、徐柏偉)

分享到:
(責編:段欣毅、申亞欣)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