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綜合報道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逝世(圖)

2013年10月23日22:12    來源: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李江濤)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先生因病醫治無效,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記者23日從北大獲悉,侯仁之原籍山東恩縣(今武城縣),1911年12月6日出生於河北棗強縣。1932年入燕京大學歷史系學習,1936年獲文學士學位,留校為研究生,兼做系主任助理。1940年獲文碩士學位,繼續留校任教並擔任燕京大學學生輔導委員會副主席。1946年夏,赴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系留學,專攻歷史地理學,其間曾擔任留英中國學生會副主席。1949年夏,獲哲學博士學位后,於同年9月回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后歷任燕京大學副教授、教授,兼任清華大學營建系教授,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全國民主青年聯合會常委等職。1952年院系調整后被聘為北大教授,歷任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地質地理系主任、地理系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侯仁之是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重要開創者之一,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1962年發表《歷史地理學芻議》,率先在理論上闡明了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與研究方法,指出傳統沿革地理與現代歷史地理學的重要區別,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侯仁之在城市歷史地理研究中獨樹一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科學研究為當代生產建設服務的原則,對北京、承德、淄博、邯鄲、蕪湖等城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歷史地理研究工作。特別是在北京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中,侯仁之根據細致的實地調查和文獻考証,從河湖水系和地理環境入手,系統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發展、城址轉移的全過程,以及古代北京城的規劃和變化特點,將城市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與首都規劃建設結合起來,對北京市城市規劃、舊城改造與保護、水利建設等做出了卓越貢獻。

分享到:
(責編:楊鐵虎)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