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給41名省部級官員開設“廉政課”。廉潔從政專題研修,由中紀委中組部聯辦,還是首次。這耐人尋味。
想來官居省部級高位,還不知道要廉潔從政嗎?還不清楚腐敗的后果與惡果嗎?還不懂得如何守住廉潔底線嗎?顯然,與一般官員相比,他們當然更明白。那麼,給他們開設廉政課,如果泛泛而談,必定不能入心。
而在另一方面,從十八大至今,已有10名省部級高官落馬,多居要職,手握重權,主因腐敗。這說明,在省部級干部中,並非都能堅守底線和防線。那麼,什麼樣的授課才能讓極少數腐敗分子迷途知返、懸崖勒馬?才能給大多數官員以心靈震撼?
此次教學,引人關注的是,此次研修班的學習方式很靈活,地點也不限於校園。最特殊的地點則是中南海,據報道,10月16日,在結業當天的上午,他們走進中南海,和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進行了面對面的座談。創新並無止境。廉政教學更是如此。無論是省部級干部,還是其他低層級干部,對他們的廉政教育,都是一個創新的嚴峻課題。
這首先就是因為今年8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判斷:“當前,腐敗現象依然多發,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這“三個依然”的背后,折射出反腐與腐敗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
我們當然不能對一次廉政課就寄予厚望,以為隻此一次即能包治百病、阻斷腐敗。作為一種源頭性預防,其治腐收效往往是緩慢的、春風化雨式的。更多的治腐,還得靠對權力運行進行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但是,廉政教學,至少可以通過創新形式、內容和手段,把中央反腐的堅定決心和高壓態勢,傳遞進各級干部的內心,使他們明白,沒有例外,沒有法外開恩,無論是誰,腐爛了都一樣要切除。還可以把腐敗亡黨亡國的危險用深刻的故事講述出來,把處在腐敗邊緣的危險用具體的案例講述出來,等等,這樣才能讓防腐意識深入內心,不會使他們輕易被腐敗擊倒。
在這個意義上,廉政教學創新,我們還可以探求得更多。(那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