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和印尼友好關系源遠流長 人民患難與共--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高層動態

習近平:中國和印尼友好關系源遠流長 人民患難與共

2013年10月03日12:2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人民網雅加達10月3日電(記者孫海峰 鄭青亭)北京時間3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習近平指出,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兩國友好關系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前的中國漢代,兩國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開了往來的大門。幾百年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証,真實詮釋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現階段,兩國互信不斷加深,雙邊關系政治基礎更加牢固。兩國人民的真摯情誼,是千金難求的寶貴財富,一個個故事印証了一句成語,叫“患難與共”。

以下為演講摘錄:

尊敬的印尼國會馬爾祖基議長及各位副議長,尊敬的印尼人協希達多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會伊爾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議員朋友,各位部長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阿巴嘎壩!大家好!今天,有機會來到印度尼西亞國會,同各位朋友見面,我感到格外的高興和親切。

我是應蘇希洛總統的邀請,對素有“千島之國”美稱的印度尼西亞進行訪問。這是我這次東南亞之行的第一站,是傳承友好關系之旅,也是規劃合作之旅。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在座各位朋友,向兄弟的印度尼西亞人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

20年前,我曾訪問過貴國,親身體驗了印度尼西亞發展情況以及豐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20年彈指一揮間,但那時的場景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依然歷歷在目。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兩國關系的旺盛活力,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近年來,在蘇希洛總統領導下,印度尼西亞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努力,開創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力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我衷心祝願印度尼西亞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兩國友好關系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兩國人民共同譜寫了一曲曲交流交融的華彩樂章。正如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印度尼西亞民歌《美麗的梭羅河》所描述的那樣:“你的源泉來自梭羅,萬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滾滾的波濤流向遠方,一直流入海洋”。中國和印尼關系發展,如同美麗的梭羅河一樣,越過重重山巒奔流向海,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

早在2000多前的中國漢代,兩國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開了往來的大門。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印尼群島,足跡遍及爪哇、蘇門答臘、加裡曼丹等地,留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許多都傳誦至今。

幾百年來,遙遠浩瀚的大海沒有成為兩國人民交往的阻礙,反而成為連接兩國人民的友好紐帶。滿載著兩國商品和旅客的船隊往來其間,互通有無,傳遞情誼。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對來自爪哇的奇珍異寶有著形象描述,而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則陳列了大量中國古代瓷器。這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動例証,是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實詮釋。

在上世紀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進程中,兩國人民始終相互同情、相互支持。新中國成立后,印度尼西亞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1955年,中國和印尼兩國同其他亞非國家攜手合作,在萬隆會議上共同倡導了以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為核心的萬隆精神。萬隆精神至今仍是國與國相處的重要准則,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中國和印尼兩國1990年實現復交、2005年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兩國關系由此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這次訪問期間,我同蘇希洛總統共同宣布將中國和印尼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為的是讓兩國關系繼往開來、全面深入發展。

現在,我們兩國互信不斷加深,雙邊關系政治基礎更加牢固。兩國務實合作領域更加廣泛,既有經貿、金融、基礎設施、能源資源、制造業等傳統領域,還拓展到航天、海上等新興領域,可謂“上天”、“入海”,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國和印尼共同建設的泗水—馬都拉大橋,是目前東南亞最長的跨海大橋,即將合作完成的加蒂格迪大壩灌溉面積達9萬公頃,將給當地民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中國和印尼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不斷加強,兩國關系越來越具有地區和全球影響,對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具有積極意義。

這些都堪稱新時期中國和印尼友好關系的重要標志。

印度尼西亞人民常講:“金錢易得,朋友難求。”我們兩國人民的真摯情誼,就是這種千金難求的寶貴財富。

2004年12月26日,平靜的印度洋驟然發生9級強震,並引發了大規模海嘯,印度尼西亞亞齊省遭受重大生命財產損失,世界為之震驚。海嘯發生后,中國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當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尼在內的受災國提供援助,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對外救援行動。在中國,從工廠到機場,救援物資一路綠燈,一架架飛機滿載著中國人民的愛心飛往亞齊等災區。中國國際救援隊是第一支抵達亞齊的國際救援隊,他們在短短13天裡救治了1萬多名受災群眾。當地群眾見到他們,不少人學會了用漢語說:“中國,北京,我愛你。”

中國民眾也自發以各種方式對印尼災區人民表達慰問、提供捐助。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並不富裕,老伴患病長期住院,他本人也剛做完手術,但為了讓印尼災區孩子繼續讀書,他捐出了辛苦積攢下來的1000多元人民幣。錢雖不多,但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對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誼。

同樣,在中國人民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印尼人民也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區人民急需救援。印尼第一時間向中國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醫療隊趕赴災區。印尼醫療隊抵達災區后,不顧災后余震的危險,夜以繼日工作,診治了260名災民,為844名居民和120名學生提供了義診。印尼醫療隊隊員在回國前把身上所有錢物全部捐給了災區。印尼人民也自發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有的專程來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表達他們的祈願和祝福。印尼人民的舉動讓中國人民深受感動。

這樣的故事,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中數不勝數,充分印証了中國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語,叫做“患難與共”。

(責編:段欣毅、仝宗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