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北京市東三環,位於國貿CBD商圈的中央電視台新樓籠罩在霧霾中。
1月14日中午,北京天安門廣場兜售交通地圖的小販全副武裝。
1月7日以來,我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區東部等中東部大部地區相繼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對大氣環境、人體健康、交通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稱,由於冷空氣活動弱,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區風力較小,大氣層結(大氣中溫度隨高度的分布稱為大氣層結)穩定,一些地區有降水和地面水汽蒸發的影響,使得近地面空氣的相對濕度越來越大。在這些地區,夜間天空晴朗少雲,輻射降溫幅度較明顯,有利於濕空氣飽和凝結,形成大霧。在這種穩定形勢下,空氣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擴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氣的淺層積聚,從而導致污染狀況越來越嚴重。這也是導致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霾的重要原因。
1月14日6時,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霧霾黃色預警: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京津地區、河北中南部、河南東北部等地有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另外,華北南部和東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霾。
針對霧霾天氣,中國氣象局與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全國主要公路氣象預報,重點關注多條可能受大霧影響的路段。各地氣象部門與環境部門加強資料共享,在霾的預警服務中充分參考PM2.5等空氣質量監測信息。
中央氣象台預計,中東部地區仍然處於霧的多發期。馬學款稱,整個1月中旬期間,中東部的霧天相對較多,其中高發地區是華北平原、黃淮和四川盆地。
氣象專家表示,霧霾天氣使空氣質量明顯降低,影響身體健康,居民需適當防護。由於能見度較低,駕駛人員應控制速度,確保安全。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應採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北京市此次空氣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今天上午,北京市環保局聯合相關委辦局召開新聞通報會,介紹《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方案》實施情況,並分析說明了北京市空氣質量1月10日到13日連續4天污染級別維持在重度和嚴重污染水平的原因。
據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1月10日到13日,北京市空氣質量連續四天污染級別維持在重度和嚴重污染的水平。其中從11日到13日都是嚴重污染。本次污染過程具有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濃度水平高三個顯著的特點,是近年來比較罕見的。
據環保部門分析,造成此次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這些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此次空氣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特別是2012年12月以來,整個華北地區處於極端低溫天氣,由於低溫導致燃煤採暖排放量相應增加,這方面影響也比較大﹔第二,擴散條件不利。近期極端不利的污染擴散條件是形成本次污染過程的直接原因。10日到13日,北京地區地面閉合低壓控制,地面風速減少,濕度加大,並且逐漸形成了進風逆溫和大霧極端天氣擴散,持續積累造成本次污染過程﹔第三,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貢獻疊加,PM2.5污染區域性以及相關聯區域污染傳輸,也是形成本次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另據介紹,重污染期間,北京市有關部門和單位啟動了重點單位污染減排、30%的公車停駛、中小學停止體育課、衛生部門提醒易感人群採取防護措施等應急預案。(車輝 王叔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