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14日發出通知,要求中國各地做好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工作,加強大氣污染防控,並及時向公眾發布空氣質量信息,保障群眾環境知情權。
今年1月7日以來,中國華北、黃淮、江淮、江南等中東部地區持續出現霧霾天氣,多地PM2.5濃度直逼極值,遭受嚴重空氣污染。面對“曠日持久”的灰霾天氣,環保部要求中國各地嚴格檢測,以防治細顆粒物為重點,嚴控大氣污染。
《通知》要求各地環境監測機構嚴格監測質量管理,加強設備維護和巡檢。對已實施空氣質量新標准的城市嚴格執行新標准,其他城市做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等三項監測指標的實時監測。
其次,各地應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保障群眾的環境知情權。《通知》要求各地環保部門與氣象等部門應加強會商,並將污染過程趨勢分析研判及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發布。
同時,各地應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條件下的應急預案,並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減少污染物排放的行動,切實減輕污染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此外,中國各地要以防治細顆粒物為重點,落實在重點地區建立最嚴格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特別排放限值制度和新建項目污染總量倍量替代制度。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發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劃》稱中國今后將繼續強化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控制,加強治理工業煙粉塵、施工揚塵、揮發性有機物和機動車尾氣污染。《規劃》同時設立上述兩項促進減排新制度,並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要建立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機制,增強區域治污整體合力。
環保部稱,其將適時派出專家,指導各地空氣質量新標准監測與信息發布、空氣污染預警預案、污染防治規劃落實和區域聯防聯控等工作。(董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