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對於中國而言,發展機遇空前﹔對於世界而言,中國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惠及他國。
強勁的內生增長:
給力世界經濟復蘇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提法,激動人心。
中國正在迎來新的發展。而中國的穩定持續發展,對於世界而言,從來都是重要機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給世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從上世紀90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到今天的國際金融危機,如果沒有中國發揮“穩定錨”作用,世界經濟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沒有哪個10年,像過去10年一樣,中國給世界帶來這麼大的機遇。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10年間,中國年均進口商品額約7500億美元,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1400多萬個就業崗位,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從中國累計匯出利潤2617億美元,年均增長30%。
201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穩中求進”仍是關鍵詞。“穩中求進”的內涵,中國的轉型發展和擴大內需,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預計將再進口超過8萬億美元商品,這將為世界各國帶來巨大商機。
展望未來,中國有信心也有底氣為世界經濟的復蘇提供強大而持續的動力。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報告預計,到2025年前后,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1/3,遠遠超過其他主要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查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78個國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貿易伙伴。
負責任的大國外交:
貢獻區域和平環境
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西方鼓噪的“中國威脅論”在國際社會上此起彼伏。
最近一年,南海、東海波瀾起伏,菲、越等國在南海不斷蠶食中國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日本圍繞釣魚島上演一幕幕“購島”、“登島”鬧劇,美國趁亂高調重返亞洲。
中國愛好和平,堅定不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但也絕對不怕挑戰。針對這些復雜情況,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捍衛著自己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始終保持著理性中的克制,彰顯著大國的氣度以及對世界和平的珍視。
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始終是中國在國際關系中所弘揚的精神。回顧上一個10年,中國在不斷涌現的重大國際進程中把穩方向,發揮建設性作用,積極推動大國間雙邊和多邊合作﹔在地區事務中,積極協調,為地區長治久安不懈努力……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再次重申,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將一如既往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之於中國,誤判中國和平發展的方位,就會錯過中國帶給世界的機遇,並將錯過自己的機遇。之於世界,一些國家沒有任何辦法、也不應該阻止——中國的和平發展對於地區和平,是正能量,而非負能量﹔對於他國發展,是積極因素,而非消極因素。
探索中的中國發展:
為他國提供樣板
中共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拓展到“五位一體”,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工業革命時代中國在睡覺﹔信息革命時代中國剛覺醒﹔綠色革命時代中國將充分參與。”在轉型發展中擁抱生態文明,中國探索出了自己的破局之道,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書上了重重一筆。
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敢於正視問題、敢於解決問題的政黨才是一個偉大的政黨。中共十八大選舉產生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在反腐敗的問題上雷厲風行、迅速反應、魄力十足。
中國探索道路中遇到了很多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相信前面的路永遠不會一直順利,但中國總能很好地探索出合理的道路來。
新世紀已經走過了10多個年頭,中國正穩健地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
中國的發展,世界的機遇。
新的機遇,再一次呈現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