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日報:“丈母娘價值標准”不能一笑了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沈陽日報:“丈母娘價值標准”不能一笑了之

2012年11月27日16:29    來源:沈陽日報    手機看新聞

  11月25日,2013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國家公務員考試正式開考。寧波國考考場前出現不少豪車,一對情侶開賓利前來參加考試,男方前后考過6次,因為女友母親要求:考不上公務員,別想當女婿。(11月26日《現代金報》)

  不管是“丈母娘推高房價”,還是丈母娘逼准女婿考公務員,折射的都是丈母娘心中所想,不妨稱之為“丈母娘價值標准”。有人說“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所謂“嫁得好”無非是說嫁一個有安全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嫁給有房子、當公務員的男人被認為是“嫁得好”,是因為,房子太貴重,嫁不到有房的男人,要麼是婚后買房負擔可能會嚴重沖減幸福,要麼可能干脆就買不起房,幸福成泡影。而嫁一個公務員,一系列體制福利就都不用愁了,至少是比普通工薪族優越得多。並且一旦步入體制,還意味著未來種種“機會收益”。

  顯然,同樣是“有眼光”,“丈母娘逼考公務員”是比“丈母娘逼買房子”更務實。當然,活在當下的人們其實都有此“眼光”。雖然,“丈母娘”本不該有這樣的價值標准:住房本來是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公務員不過是一個從事公共服務的職業,這兩樣東西如此受“丈母娘”追捧,反証的是社會基本生活保障的稀缺與公職概念的某種異化﹔而如果這種價值判斷正常,一定是有些問題的。

  筆者以為,“丈母娘推高房價”絕不僅僅是樓市問題,它提示著社會發展路徑與手段上的某些不合理。而公務員成為安全與幸福的符號,甚至還代表著“社會硬通貨”,則更令人心有戚戚。當大量高學歷人才一齊涌向社會公共服務崗位,個別人的動機卻並非是甘心做公仆,而是沖著穩妥以及機會收益的“遠大目標”,結果必然是被服務者的安全與幸福,被擺到了交際籌碼位置,埋下隱憂。

  所謂“丈母娘價值標准”,根本上說由整體社會的行為模式決定。那麼,當社會價值標准不符合正能量標准時,首先應該反思的就是模式問題。“丈母娘推高房價”與“丈母娘逼考公務員”,都不能當個案來看,更不能一笑了之。(馬滌明)

(來源:沈陽日報)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