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扶贫两手抓
本报记者 杨文明
及时通过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公开征集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专题询问问题……疫情防控中,云南各级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为复工复产达产献计出力。
2月10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云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疫情防控职责提供法治保障。《决定》明确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要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病人的需要,不得违法、违规征用、截留、占有各种疫情防控物资。
“作为人大代表,更要坚决落实人大决定。”昆明市呈贡区人大代表、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余利鸿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捐赠给防疫一线,同时强化监督,确保决定落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代表、大姚县机械配件厂总经理王振洪收到《关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把保障全厂员工安全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员工主动参与居住地村组的疫情防控工作。
既要做疫情防控的急先锋,也要当好服务发展的排头兵。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云南各级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全国人大代表、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将绣片直接发到1200余名农村绣娘手中,让她们“居家也能就业”,针对绣娘们在刺绣技艺方面的提问,罗珺通过微信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培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启动监督工作,组织专题询问,向社会公开征集专题询问问题,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前往基层深入调研,寻求破解之策。
“疫情防控中,我们对全省现行疫情防控法规进行清理评估,增加了疫情防控法规的制定和修改项目。”云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明确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纳入2020年度立法、监督、代表重点工作,将适时修改相关条例,开展执法检查,还将专门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云南省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提升云南省公共卫生法治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侯二河——
为解决因病返贫问题献计策(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史自强
随着全国两会临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更忙了。为了完善关于建立救助基金、防止因病返贫的建议,他不仅在周边村庄调研,还驱车90公里,来到当地村里征求意见。“因病返贫问题不解决,脱了贫的村民,心也仍是不踏实。”侯二河说。
侯二河所在的白沙村,早些年一贫如洗。1982年,全村只有一个白灰窑、一台石子粉碎机,集体年收入仅3万元,账上还有30多万元贷款。如今,白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白沙村集体经济实现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12%,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
大部分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有的村民却因突如其来的变故成了贫困户。“最近就有两户是这种情况。一户是老两口双双患上食道癌;另一户是丈夫因癌症去世,自己查出白血病,唯一的儿子又遭车祸,花光了家中全部积蓄,生活陷入绝境。”侯二河说。
“因病返贫的情况,在富裕村尚且如此,在不富裕村可怎么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侯二河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在帮扶因病致贫的家庭时,政策还不完善,最突出的是缺少资金支持。对此,侯二河建议,多方筹措建立专项返贫救助基金,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确保帮扶精准到位。建立更加便捷的基金申报领取程序,力求当地办理“只跑一趟”,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侯二河说,“防止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也是‘真扶贫,扶真贫’的现实需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将把关于防止因病返贫的建议带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让更多人关注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共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国人大代表刘宏艳——
让农村孩子享受高质量教育(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刘洪超
见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教师刘宏艳时,她正在修改准备提交全国人代会的建议。“当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最大的就是师资水平,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刘宏艳说。她把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结合调研实际,提炼成一项项意见建议。
近年来,刘宏艳提出的《关于高中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议》《关于进一步重视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建议》《关于教师健康体检的建议》《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的建议》等20余条意见建议,均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1988年,从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毕业的刘宏艳被分配到北票市任教。刘宏艳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民族教育这行干出个样子。”她吃住都在学校,还利用假期和放学后的时间,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地拜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宏艳不忘肩负的使命,为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深入调研。“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着教学质量,在今后的调研中,我将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如何完善财政、编制、人事等管理机制上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刘宏艳说。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