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领导力量是根本保证(大家手笔)
陈锡喜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改革并不少见,但像中国改革开放这样持续有效推进、不断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奇迹的改革,极为鲜见。这场被称为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古今中外,改革能否持续有效推进,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有没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回顾过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强调,“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指出这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确立正确的改革开放方向目标、政治路线和战略规划,也不可能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这些都是确保改革开放持续有效推进所不可缺少的。当然,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还要改善党的领导,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积极应对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党面临的各种风险考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让我们党更加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前进,更加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方针政策主张,从而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夯实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
立足当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不断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更加繁重。落实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非易事,必须有根本政治保证,这个根本政治保证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也要看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要更加注重协调和整合好各领域各层次的复杂利益关系,把“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复杂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如此,全党全国人民才能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改革涉险滩、闯难关、啃硬骨头,才能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使全面深化改革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展望未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制度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需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内在统一的总目标,决定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 | ![]()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