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的潮头,筑造历史性工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纪实
京籍药企落户,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投产,北京批发商户开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下,千年古城河北沧州悄然发生蜕变,成为一片热土。图为工人在北汽集团黄骅分公司总装车间生产线上工作。 |
天安门广场向南40多公里处,已经封顶的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主体结构,犹如一只金凤凰展翅高飞。
俯瞰京津冀,一幅以密布环绕的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呈多节点、网格状的交通网蓝图正徐徐铺开,犹如一颗巨钻熠熠生辉。
这里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京畿重地,濒临渤海,携揽“三北”,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承载1亿多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里是区域发展难啃的硬骨头: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又有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的困惑,资源环境超载矛盾严重,老大难问题亟待破题。
迎难而上,探寻突破路径,这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担当;
放眼长远,功成不必在我,这是一份博大的胸襟气魄。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考察工作。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座谈会,在讲话中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
3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高瞻远瞩顶层设计,稳扎稳打全面实施,京津冀这方热土日新月异,正在书写中国区域发展的当代传奇,筑造着引领时代新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着眼全局发展的战略举措
——大思路、大布局: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北京,这座世界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
时光步入21世纪,这座有着2000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一个以首都为核心的庞大城市群,如何谱写新的发展辉煌?
这是历史的追问,这是时代的课题。
2014年2月25日,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迎来一位特殊的参观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约1小时25分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介绍北京建城史、建都史和北京城市变化情况的专题片,认真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发展变化等情况。在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百姓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生活状况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问题切中要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一个着眼中国未来发展大格局的战略谋划呼之欲出。
京津冀,涵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超过1亿,GDP占全国的1/10以上。三地本应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一面是发达的中心,一面是落后的腹地。京津两地过于肥胖,大城市病突出,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特别是河北发展与两地呈现“断崖式”差距,河北人均GDP是京津两市的40%左右,人均收入是两地的一半,教育投入只及北京的1/3。
一面是问题交织,一面是难以独善其身。资源环境承载超限,三地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三省市年均超采量占全国的1/3。雾霾频发,大气污染成为全国最突出的区域。
这既是全国诸多城市群存在症候的一个缩影,也是区域不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正是新形势下引领新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
“区域协同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问题尚没有根本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说,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实现重点突破,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释放新的增长动力,给全国带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大战略需要理清大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2013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他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
深思熟虑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构想在总书记心中越来越清晰。在2014年2月26日的会议上,他强调指出,大家一定要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
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统筹指导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其办公室会同30多个部门、三省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反复修改完善,先后7轮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稿。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项战略规划设计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研究规划纲要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这项战略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高瞻远瞩,从长计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龙衮九章,但挈一领。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纲要,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设定了区域功能整体定位和三地功能定位。
顶层设计,为这项战略实施提供了形成强大合力的行动指南,京津冀地区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窗口期,协同发展由此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思路要明确,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
“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
“要把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
3年来,一次次考察,一个个会议,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挂念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在不同时段和关键节点给予重要指导。
春华秋实,三年有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市的五年规划,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于2016年发布实施。京津冀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并相继出台京津冀交通、生态、产业等12个专项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意见,形成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将推动三地实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推进,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稳步推进,三地产业互动和经济要素进入快速融合通道,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协同,既是区域发展的必由路径,更是响当当的生产力——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2016年京津冀交出了一份可观的成绩单:北京经济增速达到6.7%,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3%;天津经济增速达9%,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河北省经济增速6.8%,产业实现“健身增效”。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