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30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为展示和盘点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任务的进展和成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年终系列视频采访。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局级纪律检查员、监察专员张均玉今天在采访中介绍,今年1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6万件,处分33.7万人,充分彰显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张均玉表示,2016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纪律审查工作取得新的重大成效。
一是纪律审查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今年1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6万件,处分33.7万人,充分彰显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肃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加强换届纪律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行为,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二是问题线索处置更加及时规范。研究完善线索处置方式和标准,推动其与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相适应,加强线索处置全过程监督。线索存量大幅减少,线索处置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1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61.5万件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1.8%。
三是纪律审查方式加快转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深化“三转”,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更加突出党纪特点和政治性,多措并举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大力气,切实纠正“大要案论英雄”的惯性思维,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1至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数量大幅上升,达到11.1万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05.8%。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的人数不断增长,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9万人,是去年全年人数的5倍多。
四是纪律审查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推动改革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切实增强反腐败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纪委与公检法、审计等机关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等关键环节的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加强对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统一领导,健全追逃追赃协调机制,织牢织密追逃追赃“天网”,让腐败分子难寻“避罪天堂”。2016年1至11月共追回外逃人员908人,杨秀珠等19名重点在逃人员相继归案,追回赃款23.12亿元人民币。
张均玉表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纪律审查工作任重道远。2017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踩着不变的步伐,坚持不懈,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