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严查“高药价回扣”歪风,降药价虚高还要啃“硬骨头”

王宾、吕诺

2016年12月25日16:3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王宾、吕诺)暗中“塞信封”“特殊患者”游走各科室谈“私事”……针对近日爆出上海、湖南两地有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风”,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立即要求相关地方行政部门展开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事的违规人员,查处相关药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并继续加强行风建设,维护广大患者切身利益。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受的回扣占药价比例高达30%至40%,部分药品中标价高出市场价数倍之多,且医生更倾向于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药价虚高,破坏的是公立医院的“姓公”本质;医院逐利,伤害的是群众获得感。

  针对上述事件,国家卫计委称将深入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落实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流程,确保过程更加透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大对药品购销流通环节的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5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医疗总费用中,门诊药费占48.3%,住院药费占36.9%,而英美等发达国家药费仅占10%左右,我国药价降“虚高”还有较大空间。

  让群众“看得起病”是编织“健康中国”民生大网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国家卫计委2013年发出有关通知“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为何一些歪风盛行、逐利痼疾难破?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啃下以药养医这块“硬骨头”非一日之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牵对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牛鼻子”,才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药品流通环节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降药价“虚高”的成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要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积极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流通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改革招标采购机制,允许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催生优质低价的药品市场。

  破除以药养医,通过“三医”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是关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取消药品加成,通过实行药品限价采购、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挤压药品耗材流通使用环节的水分腾出价格空间,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项目价格,“让医务人员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同时强化医保基金监督作用,形成正向激励和科学补偿机制。

  据悉,国家卫计委已向两地派出督察工作组。目前,两地正在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开展调查,湖南省卫计委已对查明的一名涉事医生作出停职处理的决定。

(责编:曹昆)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