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对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现场会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
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促共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提升中国制造水平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现场会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12月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年多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2025”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已成为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应予充分肯定。要深入分析当前世界产业发展新态势、竞争新特点,充分认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潜力、机遇和困难、挑战,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市场需求、借鉴国际经验,着力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围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降低成本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着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苦练内功、精益求精、提质增效、追求卓越,努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有力支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对会议所作重要批示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马凯指出,“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基础得到加强,智能制造加快发展,高端装备不断突破,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有力促进了制造业平稳增长、转型升级和效益回升。
马凯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推动“中国制造2025”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务求实效。一要加强统筹。包括规划、资金、央地、点面之间的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二要强化创新。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双创能动作用,着力增加共性关键技术供给,重点突破一批高端装备短板,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三要夯实基础。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启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重大工程,尽快攻克一批基础零部件、工艺和材料。四要促进融合。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五要优化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完善支持政策,强化人才支撑。六要深化改革。削减审批事项,放宽行业准入,完善公司治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调动企业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性。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