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甘肃酒泉12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12月22日3时2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相关专家表示,这颗碳卫星将使中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已经上升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且呈上升趋势。精确监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才能有效开展气候变化研究。
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龚建村说,此次发射的是中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该星利用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测设备,通过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验证系统,定期获取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碳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尹增山介绍,碳卫星由模块化卫星平台、高精度二氧化碳探测仪与云和气溶胶探测仪载荷组成,重约620公斤,在距地7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卫星每隔16天对地球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加洪说,碳卫星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能力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通过“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从2011年开始立项实施。
李加洪说,这颗卫星对提升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他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卫星发射后在轨测试约为半年时间。未来中国将适时与国内外共享数据,同时也将对数据进行深加工,“在全球二氧化碳监测里发出‘中国声音’”。
此次还搭载发射了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制的1颗高分辨率微纳卫星和2颗高光谱微纳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3次飞行。(完)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