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宁波12月15日电 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是通关便利化提升的具体体现。宁波自去年9月14日起全面实施检验检疫“通报、通签、通放”一体化通关模式以来,通关提速,成本降低。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532.9亿元,呈逐季回稳向好态势。
“通报、通签、通放”模式是指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申报,实行集中审单,多点受理;可以自主选择检验检疫机构申领相关单证;可以自主选择检验检疫机构办理通关放行手续,实现了“就近报检、就近领证、就近放行”的便利化目标。
据宁波检验检疫局介绍,今年1-10月,国内其他省市的16.1万批、77.7亿美元出口商品从宁波口岸直放出口,613批、4515.36万美元的进口商品从宁波口岸直通进口,每批次平均节省通关时间2天左右,节省仓储、物流等通关成本约500元。如将进口散货检验鉴定与入境船舶检疫进行统筹整合,每艘进口铁矿船舶可压缩检验检疫时间约2个小时,可减少企业成本超过20万元。
大榭检验检疫局推行进口大宗散货及其运输船舶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将原本需要由不同业务部门完成的进口大宗散货的商品检验鉴定、运输船舶的卫生检疫及动植物检疫工作进行全方位、高效的整合,达到简化手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
“原来每艘船舶到港时,我们都要给检验和检疫部门分别准备两套不同的单证,一不小心还可能漏下一两张。现在只要将整套单证通过检务窗口递交,既省事又省心。”宁波联合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大榭实华原油码头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单船可节约在港时间4个小时,每年可给来大榭中转作业的企业节约成本近1000万元。
“检验检疫一体化模式大大提升了我们的揽货能力。”大榭实华原油码头负责人说。
据了解,北仑检验检疫局实施“检验鉴定一体化”监管模式,将进口散货检验鉴定与入境船舶检疫进行统筹整合,每艘进口铁矿船舶可压缩检验检疫时间约2个小时,可减少企业成本超过20万元。
宁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每年进口300余批次、100余万吨的生产材料。以前,报检员要多次往返于小港、新碶和穿山之间,审批权限下放后,该公司只需到海港口岸通关中心办事处就能集中办理全部检验检疫业务,省去了舟车劳顿。
据了解,宁波检验检疫部门检疫审批时间从原来的平均5.5个工作日下降至3.34个工作日,速度提升40%。
义乌是国际知名商贸城市,也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之一。义乌辖区进口企业无需申请,可以直接享受宁波进口直通的政策。即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或物流情况定制个性化的通关流程,自主选择报检地。享受这一政策的企业在通关过程中,既能省时省力,还能节约成本。
据统计,今年1-11月,宁波口岸义乌货物直通放行货物468批次,占同期总进口直通量的66.01%。(陈怡、薛新春、周聪、胡正兵)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