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两项考试不作为统一要求 单位将自主确定聘任条件
“职称英语我都考了五六年了,一直都没过,所以中级职称也评不了。”昨天,市民连先生无奈地对北京晨报记者说,今年上半年他参加职称英语考试,只得了20多分。不过,从明年1月1日起,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将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该政策调整将涉及全市3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
单位自主确定聘任条件
昨天,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关于北京市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按照突出业绩、贡献和创新能力的职称评价导向,从2017年1月1日起,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由用人单位结合专业技术岗位需要,自主确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聘任条件。
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不做统一要求,为人才“松绑”,引导人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同时,结合首都功能定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此次政策调整,也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用人主体在职称评价中的主导作用,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明确不同岗位聘任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可参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可参考全国或行业统一组织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也可自行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要求,对与外语和计算机联系不甚紧密的岗位可免于要求。
医古文也不作必备条件
对于中医药类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外语或医古文中任选一门参加考试的政策也将进行调整,北京市医古文考试也不作为申报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相应考核工作由用人单位自主确定。
政策调整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学习将与人才培养制度相结合,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之一,用人单位可根据学习时间和考试成绩折算继续教育学时。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于引导人才学习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掌握信息技术,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目前一般性、普及性的职称外语、计算机要求针对性不强,硬性统一的要求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根据当前发展要求,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陈琳)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