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积极提供“同心筑梦、贴心帮扶、暖心关爱”的“三心”服务;武陵路社区美食街群团服务站以“四送五进”为载体全力做好“五大服务”……在今天的重庆市渝北区,各群团服务站已成为近距离贴身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平台和窗口,全天候联系服务群众,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在开展群团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按照‘党群共建’的模式,主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协同建立集约化、开放式、共享性的群团工作服务站。”渝北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制定创建方案、整合工作阵地、健全运行机制、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突出特色亮点等工作方式,在全区牵头打造了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感知孵化园、武陵路社区、区人力资源市场、圣名世贸城建筑工地等6个“四创型”群团服务站示范点,并指导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有效延伸了工会工作手臂,拓展了服务窗口和触角。
数据谷群团服务站:倾情提供 “三心”服务
“以前,我们除了埋头工作,业余生活相对比较乏味,因为附近提供学习娱乐的配套设施相对较少,没有更多的去处。如今有了群团服务站,我们多了一个学习交流娱乐的平台,还可以经常参加一些能力拓展、户外联谊之类的活动,大家都很欢迎。”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一家企业上班的小李,提到群团服务站的设立就一个劲的叫好。
据了解,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按照区委统一安排,在区总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建基础、搭平台、聚合力的总体思路,以服务“新设计、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积极传递好声音、争当好帮手、创造好环境、树立好作风、提出好建议,切实为“创新从这里起航”的追梦者提供“同心筑梦、贴心帮扶、暖心关爱”的“三心”服务,促进产业创新、百姓创业、环境创优。
坚持“三化”标准,积极推进服务站创建。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围绕阵地建设标准化,结合数据谷实际和服务需要,设置党群服务窗口、悬挂服务站吊牌、购买电子显示屏、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完善了群团服务站功能;围绕组织建设网络化,构建起从纵向到横向的组织网络体系;围绕服务平台精细化,结合数据谷现状和产业结构,按照“资源整合、需求导向”的总体思路,不断拓展功能平台,为服务对象搭建了“一讲坛四中心”的多元化、多功能、立体式服务平台,即仙桃讲坛、职工智能样机中心、职工科技体验中心、职工生活服务中心、职工文化体育中心,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需求。
同时,全力保证组织领导、人员配置、资源整合“三个”到位,着力夯实工作基础。例如,强化群团服务站人员配置,由公司监事会主席任站长、党总支群团委员任副站长,同时配备1名兼职副站长,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并通过统筹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部门力量,整合已有的规划体验馆、生活美学街、文化体育街以及智能样机中心,合力共建集约化阵地;结合数据谷宣传招商需求,整合制定活动计划,合力开展路演、沙龙、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营造互促互动氛围。
此外,创新“三个”制度完善管理体系。为更好的推动工作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数据谷群团服务站在细化健全接待服务、信访接待、廉政建设、事项办理回复等10余个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群团联席会、企业轮值服务、错时工作三个制度,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我们切实按照‘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由群众说了算’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活动促建设、以建设求活力,针对入驻企业和施工单位职工生产生活需要,精心打造各种活动,贴心服务广大职工群众。”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负责人如是说。
据介绍,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依托职工智能样机中心,倾力打造推动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系列主题活动;为满足创新创业企业和创客需求,搭建学术研讨、产业发展、经验交流的“头脑风暴”交流平台,群团服务站结合新型交流方式,打造了“户外沙龙”系列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落实“依法治企”任务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积极开展“送法进企”活动;针对数据谷入驻企业多为互联网相关行业,企业职工普遍年轻有活力,为更好的满足其业余文化需要,群团服务站谋划了各种文体活动,团结和凝聚服务对象,加强企业与企业的交流、增进职工与职工的友谊。
面向未来,仙桃数据谷群团服务站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服务职工需求、丰富业余生活、助推企业成长为目标,按照组织机构“建起来”、群团组织“联起来”、深入企业“动起来”、活动开展“活起来”的思路,不断探索建立企业“轮值服务+群团工作室”的“1+1”工作方法,将群团工作延伸至企业内部,扩大群团工作覆盖面,提升群团影响力,加强群团自我运转能力,最终实现“三个转换、二个提升”。
美食街群团服务站:倾力做好 “五大”服务
“我能有自己的餐厅,不再给别人打工,多亏了美食街群团服务站的帮助和支持。”在地处渝北区龙溪街道武陵路的朱晏餐馆,老板晏伍提到武陵路社区美食街群团服务站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支持,由衷地感慨、感谢。
据晏伍讲,朱晏餐馆所在地以前是一家煲粥坊,他是店里工作多年的员工。“我年轻时就想有一个自己的餐馆,当得知煲粥坊老板想转让店面时,就动心了。但毕竟一个新店投入很大,自己的经验也有限,心头还是有犹豫。”晏伍说,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美食街群团服务站正在面向群众开展创业就业培训,于是就跑去参加培训。随后群团服务站又为他出谋划策,还协助他办理贷款、工商、税务等手续,最终让他开起了餐馆,实现了由员工到老板的转变,让他倍感幸运。
其实,朱晏的幸运只是武陵路社区美食街群团服务站倾情服务群众的一道剪影。
武陵路社区是集文化、休闲、美食、商贸于一体的居住型社区,美食街分布于辖区4条街,现有餐饮企业66家、从业人员628名,涵盖了所有中餐、火锅、汤锅、快餐店、面馆、串串香、蛋糕店等餐饮企业。针对辖区餐饮行业职工流动大、文化水平低、维权意识弱、工作时间长、服务对象多等特点,自今年2月成立以来,武陵路社区美食街群团服务站紧紧围绕“为创业铺路,为发展服务”主题,以“一站五队”为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方位畅通上下沟通渠道,送去零距离的服务。
据介绍,武陵路社区美食街群团服务站是在美食街党支部和餐饮行业联合工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由工会牵头协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进驻武陵路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而打造的服务平台。群团服务站采用“1+2+3”的组建模式,其中,“1”是一名站长,由美食街党支部书记担任;“2”是两名专兼职副站长,由武陵路美食街网格长(专)和服务行业联合工会主席(兼)担任;“3”是三名工作人员,由一名社区群团工作人员、一名网格员和一名志愿者组成。并成立了文化宣传队、讲师培训队、义工服务队、妇幼互助队、律师援助队“五支队伍”,目前五支队伍已招募成员388人,整合了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社区群团成员、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等各方力量,为群团服务能力提供人才保障。
同时,美食街群团服务站依托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了“五室一堂”,即办公室、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法律调解室、谈心室、培训课堂;并设立了党群服务窗口、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开通服务热线、设置“五好声音”(企业好声音、职工好声音、青年好声音、妇女好声音、网格好声音)回音箱、融入网格管理服务以及配置电子触摸屏、LED电子屏、资料宣传架,畅通群众诉求反映和信息沟通渠道。
“我们坚持以需求导向、以需定标,倾力使服务更接地气。”美食街群团服务站负责人介绍,为改变以往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目标盲目、费力不讨好的局面,他们通过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职工座谈会、深入网格走访等形式对餐饮行业进行了全面摸排,收集企业、职工意向与需求,确定服务职工项目,分类建立了66家餐饮企业、628名职工、436名女职工的基础台账。
群团服务站切实从餐饮行业特点和职工需求出发,以“一站五队”为平台,以“四送五进”(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帮扶工作、安全卫生、职工书屋进工作站)为载体,重点开展“五大服务”: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对职工关心的政策和民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收集群众就业创业需求,推荐参加就业和创业实习;开展困难帮扶、临时救助、爱心助学和大病救助等,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士,为服务对象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企业提供矛盾纠纷调解,以及法律援助;免费开放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为职工提供学习的场所和资源。
围绕做实服务职工项目,群团服务站今年共设计了33项主题活动,重点包括“文明服务我先行”餐饮服务行业技能培训、“职工求学圆梦助推计划”、“就业援助月”、“安康杯”竞赛、“职工平安返乡”、“女职工关爱行动”、“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三看一上”(看书、看报、看电视、有条件的能上网)、“点滴关爱献爱心·关爱农民工子女”等系列服务活动。他们还倾情倾力,全力做好常态服务,努力使职工感受深、受惠更多。如今,当地不仅纠纷减少了,经营者归属感增加了,而且餐饮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整个街面秩序井然,生意红火。
今天,随着众多群团服务站的设立运行,彻底改变了过去渝北区群团组织各自为政的状态,改变了群团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衙门机关”印象,已然成为渝北区群团工作延伸到群众身边的“毛细血管末梢”,成为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和工作平台,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相信,在助推临空都市区建设路上,渝北区群团服务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记者 何君林 通讯员 龙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