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 聚焦中国政策的制定

2016年11月01日09:42  来源:人民网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10月18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和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任进担任主讲嘉宾,就“中国的政策制定”这一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由浅入深 详解中国经济政策制定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从“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切入,生动细致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流程和步骤。“十三五”规划出台前,先由执政党即中共中央委员会提出建议稿。根据中共中央建议,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安排有关部门重点负责研讨“十三五”规划,并提出纲要稿。在研讨中邀请研究机构、智库、高校及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的广泛参与,反复讨论,不停修改,汇集多方意见后,提交至国务院和党中央审议通过,最后到全国人大进行表决,通过后就成为中国未来五年所遵循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他同时指出,到2020年,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完成之时,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将迈向一个新阶段。

在谈到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政策时,张占斌指出,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大环境发生的变化,也要考虑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发展变化。“中国经济现在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在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虽然,一些传统行业出现亏损,但是一些新的业态在迅速增长,有的甚至出现爆发式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带动着经济的增长。”

张占斌谈到,面对新的挑战,中国正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娓娓道来 阐释中国行政决策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任进教授就中国政府架构和行政决策机制作了主题发言。他首先强调,中国政治和行政决策涉及政治体制和政府结构,十分复杂。中国政党制度不是“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是“一党专制”,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政府是人大执行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国重大政治决策,大致实行决策前协商、协商后决策、决策后决定、决定后执行的机制。

任进谈到,中国共产党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实行政治、组织、思想领导,并从六个方面领导经济工作;有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由中央和地方党委集体讨论决策,有关政府日常行政工作,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按职责权限作出行政决策,有些要依法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政府部门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决策,但涉及重大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行政措施,要报本级政府决策。政府重大决策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各级政府和部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但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或重大事项,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其中,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国务院的日常领导工作机构,在总理主持下,负责对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各项重要工作进行领导和决策,通常每周举行一次,而全体会议一般每年一次。在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前,还要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建议和意见,涉及下级政府或其他部门的,还有征求相关意见,决策执行过程中,要跟踪监督决策的实施情况,了解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评估执行效果,进行调整和完善。

他并以“十三五”规划为例,梳理了“十三五”规划出台的十个步骤,详细阐述了中国行政决策的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互动提问 专家学者热烈交流讨论

主题发言后进入到自由提问互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与外宾学员就党群关系、政策落实、政府投资等展开交流讨论。

来自委内瑞拉国家法律顾问部门的的拉莫斯洛加斯·布拉斯阿尔贝托对五年规划框架内的预算使用和监督问题展开提问:“如何确定国家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监督?”针对这个问题,任进首先回答,他指出五年规划,先经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建议制定,再由国务院起草,最后中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具备法律效力。“五年规划里面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公共资源配置,均有相应的监督审查机构在履行职责。”张占斌补充回答说,中国有《预算法》,一些大的问题在《预算法》里面都有规定。“财政部代表国务院要向全国人大报告预算情况和执行情况,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监督。如果预算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更改的话,也得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来审查批准。”

来自古巴的莱昂·桑菲尔·埃内斯托提出的问题是:在中央的层面,如何使“十三五”规划能够体现13亿人口的需求?张占斌指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考虑了13亿人民的需求。比如强调协调,即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使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统筹好城乡关系,处理好工农关系。通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来加速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再比如共享,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注重精准脱贫、注重发展教育、注重创业就业、注重分配等等,让各个地区人民都能共享发展的成果,共享整个国家进步的成果。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部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沙龙系列活动,搭建了一座让外国人在短时间内深入了解中国的互动性交流平台。自2014年开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41期,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千余名外宾参加了活动。本次沙龙在双方的热烈讨论中落下了帷幕。(申亚欣 石香云)

(责编:申亚欣、肖红)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