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吉林10月10日电(记者仝宗莉) 今日上午,由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中国吉林网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吉林行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第一天,素有“北国春城”美誉的长春市向记者们亮出了三张别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名片之一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第19家、吉林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是吉林省面向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的窗口,位于长春市东北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占地18平方公里,其中围网面积4.89平方公里。
目前,综保区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累计征拆土地1300公顷,综保区及配套区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围网内外纵横交错的现代交通路网已基本形成,联检大楼、海关国检查验中心等重要基础设施全面投入使用,并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海关国检智能化监管系统。20万平方米的兴隆国际陆港集装箱货场和铁路专用线,5.1万平方米进出口商品展览展示中心即将建设完成,并形成了标准厂房13.5万平方米、公共保税仓库3.97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4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
综保区自2014年封关运营以来,业务快速增长,开发平台作用突显,累计签约中外运、招商局物流、际华集团、顺丰、阿里巴巴等项目116个,计划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预计年进出口额可实现22亿美元。随著硬件设施的齐备、功能政策的完善以及多层次对外通道的开通,综保区作为吉林省开放战略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作用逐渐彰显。”兴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在做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业务的同时,兴隆综合保税区也在积极推动电商进口业务。窥一斑而见全豹,未来,一座跨境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城必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名片之二 “吉林一号”
“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鸟巢图
对于照片中的影像,大家都熟悉:鸟巢和水立方。但你知道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吗?这是从太空拍的照片,是“吉林一号”卫星拍的,仔细瞅还能发现道路上汽车的身影。
位于长春高新区的吉星大厦就是“吉林一号”的家,一层大厅放置着跟“吉林一号”卫星等比的卫星模型。
今年10月7日,是“吉林一号”成功发射一周年的日子。这是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据长光卫星相关负责人介绍,“吉林一号”实现了百分之百国产化,去年发射是一箭4星,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它能为客户提供图片和视频,发回的信息可用于防灾减灾、农业、交通管理等。
“吉林一号”最大的亮点是星载一体化,以光学相机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实现了系统最优、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今年,还将发射10颗卫星,2030年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完成卫星组网,全球任一点拍摄平均只需10分钟,用“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信息服务全球。
实际上,“吉林一号”也是吉林省“无中生有”创造市场最为精彩的故事。像“吉林一号”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随着培育新兴产业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旅游业成为吉林优势产业“新四样”。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10亿元,增长10.1%,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同比增长8.8%。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孙大维说,“今年上半年,吉林工业经济稳中有优,新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比如,超高密度LED显示屏等9个项目实现批量生产,我国首列混合动力型动车组、无人驾驶地铁在长客公司完成研发制造,新产业渐成规模”。
名片之三 金赛药业
金赛药业,位于长春市高新区,专注于“矮小症”的研究,能让人长得更高。
金赛药业总经理金磊,是一位“海归”。1995年,他怀揣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技术回国,一次意外的与吉林商人接触,就来到长春考察,并扎根于此,开始了创业。
“在长春,不仅有丰厚的生物制药基础和氛围,政府也给出了极为优惠的政策。”金磊说,在其公司难以为继之时,长春高新区还毅然决定投资成立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此后,金赛药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尤其是金赛药业独家水剂上市后,曾经的王者——跨国公司雪兰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35%开始不断下降,到2013年时仅剩10%,而到2014年第一季度,正式退出中国市场,而同期,金赛药业占69%。至此,在生长激素领域中,国产药真正让国外药品“OUT”!
今年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金赛药业的项目“重组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自开设以来,首次授予生长激素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我们作为项目负责方感到非常自豪。”金磊说。
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快提升。多年来,长春高新区培育了包括金赛药业、百克药业、希达电子等一批国内知名的优秀高科技企业,聚拢了一大批海内外高端人才。与此同时,长春高新区也出台了关于鼓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多项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以软环境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加快形成创新、创业、创富的浓厚氛围。”这已成为吉林发展的共识。
今年上半年,吉林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抓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开展商事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构筑网上政府,实现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零审批和全省审批一张网。先后出台加强软环境建设41条意见、支持服务业发展34条意见等一系列精准扶持措施,清费减负项目40项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225亿元。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