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局势不明朗、G20内部也面临复杂情况的时候,中国担任G20主席国并成功主办G20杭州峰会,可谓勇挑重担
世界经济增长近年来一直在3%左右徘徊,与以前相比大大缩水。其中,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增长都在2%以下,未来尚难改观;发展中国家增速也在减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专家不时调低预期。在世界经济局势不明朗、二十国集团(G20)内部也面临复杂情况的时候,中国担任G20主席国并成功主办G20杭州峰会,可谓勇挑重担。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症结,一方面是各国缺乏足够的刺激来保障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国家已经采取的措施效率很低。同时,国际贸易增长缓慢、投资活跃性低、金融市场持续不稳等因素也让世界经济复苏形势更为严峻,无法排除再次爆发全球或局部金融危机的可能。
G20峰会初始之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G20的执行力却因为不同成员的利益分歧而大大降低。G20框架下的文件诞生了很多,但很多国家的做法却与其背道而驰。如G20峰会就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要求,但发达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却成倍增长。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中国针对增强G20活力、恢复其全球经济治理功能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并将保证可持续增长和降低现有风险作为主要目的。虽然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提高各国投资积极性、推进结构性改革等倡议已经不是G20框架内的新名词,但是中国提出的方案让世界主要经济体间的有效合作变得更有可能。
中国强调要专注于讨论经济议题,同时强调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要采取折衷的态度。中国力促G20成员把目光转向寻求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纠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成功说服G20成员不去争论业已采取的货币刺激政策的效果,而是关注如何充分利用结构性改革、税收政策、预算政策等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在监督决议落实状况、完善管理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同时推动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话语权。在中国的推动下,G20杭州峰会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同意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和《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杭州峰会落下帷幕,时间会证明中国方案究竟效果如何。中国在多个多边框架下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令人对G20杭州峰会成果的落实也充满信心。
(作者为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外国经济处主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