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随到引领

189项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卢泽华

2016年09月17日06: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189项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中国邮政近日发行《第三十九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纪念邮票。

  王建康摄(人民视觉)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以下简称“ISO大会”)再次将中国标准工作聚焦在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也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角色转变。

  标准评定影响80%世界贸易

  “标准”一词对普通民众而言可能稍显“无感”。但当提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3C认证”,多数人则会感到熟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认证标准是人们确认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定心丸”,指导着人们的经济行为。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确立标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不变信条。事实上,正是由于英特尔确立了中央处理器(CPU)标准、微软把持了操作系统的标准、苹果主导了手机应用标准,这些巨头才能牢牢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而作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标准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美国商务部的研究表明,标准和合格评定影响了80%的世界贸易。

  作为覆盖世界国民总收入98%和全球人口97%的标准化组织,ISO被称作“技术联合国”。而作为ISO的最高权力机构,ISO大会是世界标准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中国希望承办ISO大会,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分享国际标准化实践经验和成果。”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表示。

  我高铁标准成世界标准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输出“中国标准”一直都被视为最高追求。

  “国外高铁距离一般只有1000公里左右,中国高铁则一般在2000公里以上,适应中国这种国情、路情的动车标准当然与众不同。”当谈到高铁制造的“中国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这样表示。

  从2012年开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同样,在数字电视领域,中国数字电视标准成为国际电信联盟国际标准后,已被全球14个国家采用,覆盖全球近20亿人口,带动了中国多个数字电视品牌走出国门。

  如今,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截至今年5月,中国已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曾有韩国媒体这样报道,“包括高铁、核能等在内的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在迅速扩展世界市场,由此带来的是‘中国行业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加快中国标准“走出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如今的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标准化事业改革发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超过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已经基本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

  不断提升的影响力也意味着更大的全球责任。作为ISO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合作、互联互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根据《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中国将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专项规划,助推国际装备和产能制造合作。在电力、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中医药、烟花爆竹、茶叶等传统产业领域,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同时,在设施联通、能源资源合作等方面,组织翻译500项急需的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外文版,促进“中国标准”的对外传播。

  “中国正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鼓励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通过实现标准化合作助推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合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田世宏表示。

(责编:崔东)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