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州华侨新村:串联起如珍珠般侨眷历史

2016年08月31日05:03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广州华侨新村

广州华侨新村

人民网广州8月31日电 (李警锐)177栋老花园别墅,半个世纪的月貌花容,在这里经历着时光荏苒……在广州,除了东山口的小洋楼,华侨新村拥有着醉人的景致,同时在变化中见证着曾经烙下印记的一代代归国华侨的故事。

8月30日,由中国侨联组织的广东、海南采风团来到广州华侨新村,参观华侨新村牌坊、华侨新村历史陈列馆及红线女纪念馆、华侨新村归侨联谊会、华侨小学,探访这座归国华侨的幸福乐园。

(图由广东省侨联提供)

华侨新村: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

“首先要让归国华侨有一个安居的地方。”1954年7月,为了吸引华侨来华投资,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始筹建华侨新村,经过11年的建设,1965年华侨新村建成177座独立庭院,291座公寓,打造出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大城市中第一个最大型的华侨住宅区。

华侨新村的建设对吸引侨界精英归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早入住华侨新村的业主,有来自东南亚地区、美加地区、南美地区、欧洲,还有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事业有成的华侨领袖、社会名流、文化名人以及商贾和实业家。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当年归国后也住在华侨新村。

红线女从1957年始直至晚年离世,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华侨新村纪念馆”中展示着这样一幅照片,在玉子岗旁一座米黄色的楼房里,粤剧著名艺术家红线女在单辟的练功小内厅,对镜排练身段迷人,让人感受到她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高尚情操。还有,中央侨委主任何香凝在新村会见归侨侨眷时被大伙簇拥着,脸上写满亲切关怀之情。

这一切,在人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令人羡慕的安居图。何香凝老人欣然为之题词“归侨侨眷的幸福乐园”。从二三月“百棵紫荆惹彩蝶”,到四五月的“棵棵凤凰映天红”,六七月的“白玉兰花香满村”,秋后是“榕树绿盖缀明灯”,弯弯绕绕道路旁的大树搭建一分清幽和静谧,荫蔽着一代代归国侨眷。

“每一处华侨历史痕迹,记忆的碎片,要像一颗颗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广州市越秀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秘书长王志光说,中国现代史不能缺失广东“画圈”这一部分,否则就不能成为一段完整的历史。“所以作为华侨工作者,应该把华侨历史好好保存下来。”

华侨精神:一代代校友传唱中国心

数量巨大的海外华侨华人,属于广东籍的约占2/3,这是建设文化广东、发展文化广东的重要资源。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建设,离不开“华侨精神”的滋养,离不开“华侨精神”的弘扬。

何光宇

由大批归国华侨带回的海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激荡,“民间外交”载誉海内外。在这里居住生活了69年的何光宇老先生是华乐街侨联名誉主席,他谈起这片故土依然满怀深厚的眷恋,“这里是归国侨眷最温暖的家。”

何光宇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党和国家“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这十六字方针。“那时我的普通话并不像现在这样好,语言思想习惯各方面都不一样,华侨新村让特定的人群在这里熟悉国内的生活,更好地融入当地。海外华侨还把海外文化带回国内,在华侨新村留下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华侨小学校友张明敏一首《我的中国心》,从香港唱到北京,唱到海外。毕业后的学子们,无论留在国内,还是前往港澳或海外,他们始终不忘祖国。他们用歌声和行动带来诚挚的表白,让人们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感到自豪。

(责编:王政淇、李镭)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