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暨创新发展大会
从众创空间建设到科技孵化器培育,从知识产权保护到专利申报,从自主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从科技金融到科技特派员扶贫……在今天的重庆市綦江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热潮,“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诠释。
近年来,綦江区坚持“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积极拓宽科技服务领域,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全区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增强。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创新研发能力
走进綦江区众创空间一綦江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青创PARK),一个个年轻而又雄心勃勃的创新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初生牛犊一般敢拼敢打,在各自的行业开拓进取、激情冲刺,呈显出极强的自信心。
据介绍,綦江青创PARK于去年11月对外开放,由创业综合服务区、创业苗圃交流区和企业孵化办公区三大功能区组成,目前对符合国家、市级和区级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市场主体在孵化期内免收租金,提供财务咨询、金融信贷、工商注册等一站式服务。目前,青创PARK已有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行业的29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成为集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坚实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坚实的平台载体支撑。
近年来,綦江区主动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的新趋势,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途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努力加快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体系,在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具有綦江特色的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发展模式。
去年,綦江区青创PARK、綦江万家福乡村行创业营、綦江达人创业坊、綦江区文创电商创业谷4家单位成功申报市级首批众创空间,并得到市科委授牌,其中:青创PARK众创空间得到市科委众创空间建设经费50万元。
今年上半年,该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众创空间建设,对4家市级首批众创空间以及綦江区匠人众创空间、綦江区三易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吸引农村能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创业者和企业业主开展创业创新,培育孵化一批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目前,众创平台已入驻企业和团队78家企业,3家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名单,1家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重庆选拔赛中获得第一名。
“今年我区重点打造文化教育创业服务、休闲旅游创业服务、特色农业创业服务、电商产业创业服务、中小微企业创业、节能新材料创业等6家众创空间,计划到2020年建成众创空间20家。”綦江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推荐20个优秀项目参加市科委举办的创投每周行活动,到2020年培育科技小巨人30家。并加强1-3个企业科技孵化器、1-3个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据了解,綦江区还大力支持建立创新研发平台,出台《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和引进企业技术中心,构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等建立网络化协调合作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进程,强化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开展科研技术、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扩大增量、提升质量。今年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中心力争达到5家,并加强冶金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1-3家市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建设。
目前,该区已有重庆航墙铝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得市科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重庆荆江汽车半轴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研发的半轴CN74413933产品等33个产品获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重庆力缆电线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的“交联电力电缆生产线监控系统V1.0应用及护套阻燃电力电缆ZRYJV产品”科技项目等6家企业6个科技项目获得市科委企业自主创新和社会民生科技专项项目立项。
保驾护航知识产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4月,位于綦江工业园区的重庆标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有效期3年,这是綦江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据介绍,重庆标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塑料建筑模板、大口径塑料螺旋管道、卡车制动毂、大型拱桥施工专用拱架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该企业十分注重专利质量和布局,构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网,突破关键技术,实施产品创新。目前,公司已拥有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新申请发明专利14项。
近年来,綦江区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并扶持一批具有较高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发明专利及有关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除重庆标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外,该区还涌现出重庆市首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航墙铝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该区积极建立专利及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例如: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促进专利孵化、转化、产业化进程,促进知识产权与经济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版权创造运用,强化版权服务功能,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快速应对机制;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分析和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全程服务,建立重点产品专利预警和信息报送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等。“我们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作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指导企业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挖掘专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有效推动了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产出、运营能力。”綦江区科委相关负责人欣慰地说,近年该区申请专利持续攀升,企业申请专利比例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去年,綦江区申请专利1986件,同比增长91.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排名全市第一,专利申请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区企业申请专利占比达93.7%,并有5家企业获批为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推进专利保护和执法,前5月全区申请专利203件,授权专利567件,并发现侵权案件线索150余条,立案20件。同时,通过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已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52项,转化科技成果项目107项,转化率达到70.4%。
据了解,綦江区还不断完善创新政策措施,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积极奖励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强化科技金融服务,通过设立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助推创新,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强化金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创新科普宣传模式,并加强科技特派员扶贫工作,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服务,以科技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良好的创新驱动环境;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平台空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创新服务能力……当前,綦江区科技工作正紧紧围绕“深改革、建空间、强服务”这条主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为实现綦江四区一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邵正军)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