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交通调查结果出炉 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

2016年07月07日07:50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北京综合交通调查结果出炉: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

  6日,交通部门发布本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随着网络的发展,市民工作日的出行次数减少到2.75次,每天平均出门距离8.1公里。小汽车出行比例在历次综合调查中首次出现下降,不过工作日每辆车平均还是要跑41.5公里,高于世界同等城市的小汽车使用强度。

  六环内工作日出行次数下降

  所谓城市交通综合调查,一般需要收集全市范围内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距离、交通方式、乘车路线和交通费用等信息。工作人员再根据这些数据,摸清城市交通发展现状,预估需求变化规律,为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政策制定和设施建设等提供支撑。由于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需为交通“十三五”规划服务,因此2014年就启动了数据采集。

  北京综合交通调查每四五年进行一次。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共获取4万份居民出行信息,500多个宾馆的流动人口出行信息,482个道路路段,以及城六区46万中小学生的出行信息等交通调查数据。

  2014年,六环内工作日常住人口出行总量为4445万人次,较2010年增加了14.7%。不过,年均增长3.5%的速度却比“十一五”期间有大幅下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人口调控措施初步发挥作用,人口增速放缓了。

  交通数据还反映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及现代通信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2014年工作日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为2.75次,相比2010年的2.82次下降2.5%,尤其是购物及外出就餐出行强度比2010年明显下降。

  困扰北京已久的潮汐大客流也首次出现了减弱的趋势。交通部门介绍,2010年本市职住比为0.53,2014年则升为0.55。2014年各环路间的职住比也呈现向好发展趋势,四环以外的就业岗位总量上升明显,职住不平衡状况稍有好转。

  职住比即就业岗位数量比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这是最直观反映一个地区职住平衡状况的数字。职住比向好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平均出行距离的增速相比“十一五”期间明显放缓。2014年六环内工作日常住人口平均出行距离8.1公里,四年仅增长0.5公里,而“十一五”期间共增长1.6公里。

  小汽车公交车出行比例双降

  本市交通结构调整则是喜忧参半,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呈现下降趋势,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大幅提高,但公共汽车出行比例持续下滑。

  截至2014年年底,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27公里。自2010年以来,运营里程共增加了191公里。地铁线网四通八达,吸引客流猛增。2000年以来,轨道交通线网全年客运量从4.3亿人次增至34.1亿人次。

  但公共汽车客运量呈逐年下滑趋势,公交线网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五环内,想在500米内找到一座公交站,成功率在88%。大部分线路过于集中在干线走廊上,重复系数高达6.7。而且如果选择乘公交出门,乘客往返车站加上候车和换乘时间,就占到整个旅途时间的35%。

  随着小汽车摇号政策的出台,汽车的保有量确实得到有效控制,但工作日日均行驶里程仍达41.5公里,属于高强度使用。

  自行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

  自行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主要是因为自行车出行环境亟须改善。

  34%的调查者不骑车是因为出行距离过远,15%的人认为消耗体力,还有16%的人认为出行环境差。

  其中,非机动车道缺少有效隔离设施、机动车侵占自行车出行空间是影响自行车出行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单幅路、双幅路,机动车与自行车之间缺乏物理隔离设施,机动车随意进出和停靠非机动车道现象十分普遍;对于三幅路、四幅路,机动车进出停车位及通过路段时占用非机动车道,造成自行车行驶空间被挤占,自行车被夹在机动车缝隙之中的现象屡见不鲜,对骑车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还有24%的人认为公共交通经济快捷,无需骑车。这说明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竞争关系。

(责编:程瑶(实习)、申亚欣)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