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历史的镜子 西藏人心更明眼更亮

2016年07月07日00:3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7月6日电(记者张晓华、薛文献、白少波)在邻近西藏圣湖――纳木错的西北边,驻村工作队队长云丹桑布正在给牧民讲解新旧图片展上的内容。

  村委会会议室里,一面墙上张贴着“新旧西藏对比图片展”,旧西藏,被挖去眼珠、切掉胳膊的农奴,流落街头的乞丐,让人触目惊心;新西藏,农牧民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空中飞机翱翔,地上车流滚滚,牧民为伟大祖国自豪。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党委忠实践行“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选派优秀干部驻村、驻寺,实施了一系列强基础、惠民生的举措,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引导农牧民谋发展、奔小康、感党恩。

  目前,西藏全区共有5400多个行政村,1700多座宗教活动场所,普遍建有新旧对比展室,大多通过照片和实物,揭示西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在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之前,100万人口、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实行的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被僧侣、贵族和农奴主占有,占总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农奴主当作私有财产,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1925年出生的桑旦老人,现在住在拉萨市曲水县曲水镇曲浦村一个有6间房屋的院子里,颐养天年,自己栽种的树木枝繁叶茂,“如果是旧社会,这些都是领主的”。

  岂止是树木,连他的生命,都属于赤麦庄园主。有一次,他光脚去拉萨送桃子,未能按时回来,受到严厉惩罚:“我的手被绑在身后,两条腿也被绳子绑住,一个人拉着绳子,一个人抓住头还被脱光了衣服,几个人用棍子、皮鞭在身上、脸上到处乱打”。

  除了遍布农牧区的固定展厅及不定时巡展,西藏的报纸、电视台、电台及网络等媒体,也以多种形式客观再现西藏的历史。

  如《西藏日报》刊登的1959年被废止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等旧西藏文件的影印件。这些法典规定,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等,其命价为与其身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一根草绳。

  大量的史料档案和亲历者口述可以证明,旧西藏,农奴主以野蛮、残酷的刑罚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动辄对农奴和奴隶实施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投水等骇人听闻的酷刑,这是一个等级森严、极不平等的社会。

  “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生命虽由父母所生,身体却为管家占有。”这是当年农奴们面对黑暗世界的苦苦呐喊。

  事实胜于雄辩。60年间,西藏人口由100万人增长到300多万人,其中九成以上是藏族。人均寿命,也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8.17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西藏正在被打造成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等。

  “作为翻身农奴的后代,我虽然没有经历那段黑暗的历史,但通过新旧对比教育,我知道了旧社会的苦,也更珍惜新社会的甜。”新旧对比,让西藏大学藏族学生拉巴平措懂得了更多。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城附近,较为完整体现旧时贵族、农奴生活场景的帕拉庄园,每年给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最直观的感受,贵族锦衣玉食,农奴住在像狗窝的洞里。

  山南市乃东区克松居委会曾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青格勒的大庄园之一,不少老人都曾是克松庄园的农奴。60年后,这些农牧民自编、自导、自演了话剧《农奴泪》,讲述农奴赤列多吉一家六口三代人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管当地人还是游客,都深受感染。

  虽然存储介质、保存方式和展现手段日益多样化,但经历过旧西藏的老人日渐减少,西藏目前正组织专业人员加紧记录整理老人们的口述资料,进行抢救性保护。

  参与组织这项工作的申小林说,他们正安排专人负责挖掘历史档案,对社会变迁做出客观的还原。一些和桑旦有同样经历的老人们的讲述,都已经记录整理完毕。在有条件的地方,有专人对一个村庄、一座寺庙、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的人证、物证等新旧对比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历史是面照妖镜,公道自在人心。生于1948年的格桑强巴,和父母一样从小就是山南市曲松县江罗庄园的农奴。“在外边劳动,是一个人;在庄园里生活,像一条狗。”解放后,他入了党,担任村干部34年,成为村里的领路人。

  这位老党员斩钉截铁地说:“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是我一生认真做事的动力。”

  跟老一代相比,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格老窝村玉贡组村民坚赞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这个县年财政收入2.7亿元,其中1.2亿投入到民生上,实施了“教育、医疗和养老”三大民生工程: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全免费;老百姓住院全报销;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有补助。

  翻开账本,坚赞深有感慨:“国家给的惠民政策有90多项,生活没有任何负担。这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