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历史和未来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工作局指导,光明网出品的【学习时刻】栏目,今天连线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请他谈谈对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四个自信”的理解。
小编手记
连线成功,韩庆祥立刻对小编的设备产生了兴趣。
“这套设备不仅可以录制,还可以直播,多人直播互动也没问题!而且,我们配有工作团队,专门用于理论解读和宣传工作。”
“一台电脑能有这么多效果,了不得。这种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轻视频形式值得推广!”
访谈实录
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光明网“学习时刻”栏目,我是中央党校的韩庆祥。我今天要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里所谈到的四个自信的问题,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个“更”是理解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关系的关键
四个自信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来,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对文化自信加入了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也是讲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
更基础:
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更广泛:
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第二,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更深厚:
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
第三,文化自信更深厚。因为文化是人各项活动里面的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就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这就是我对总书记讲话“四个自信”的理解。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