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寻老区情——中央和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延安行综述

本报记者 耿 磊 李 宁 王 萱 李洪兴

2016年06月30日05: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一路追寻老区情——中央和行业类媒体采编人员延安行综述

  盛夏六月,18家中央新闻单位、24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的64名编辑记者,来到延安革命老区,寻访革命遗迹、深入老乡人家、调研发展项目,沐浴着延安精神,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展望蓬勃发展中的新延安。

  赓续传统 弘扬延安精神

  “到延安去!”这曾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向往的宝塔山孕育着中国革命的火种。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来到延安,中共中央在此扎根,开始了长达13年为民族独立解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革命征程。

  在枣园革命旧址,扎根在黄土坡上的枣树诉说着历史的回响,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故事就像树干上的细纹,清晰可见。站在张思德同志雕塑前,头上的“为人民服务”熠熠生辉。延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团长安振华现场教学时说,延安精神的内涵不仅是要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而且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要实事求是、为人民福祉而奋斗。

  21日至23日,编辑记者们分四组奔赴延川县梁家河村和黄陵县杜洛尾村,深入村户、企业、矿区等地调研,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红色记忆,就像大树的根脉,深扎在泥土里蔓延开来。深入延川,沿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足迹感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入黄陵,寻人文初祖黄帝的文明足迹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气魄。

  “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举起右手,站在宝塔山下齐声宣誓,每一个字都在敬畏着红色精神、赓续着传统记忆、涵养着精神财富。

  扎根群众 汲取人民智慧

  将汗水滴进泥土,把脚印留在田埂。三天里,编辑记者们在老乡的指导下,挽起裤管,走进田间地头。室温虽高达34摄氏度,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塌村的玉米地,分苗劳动干得火热;水田淤泥深到膝盖,黄陵县双龙镇杜洛尾村的秧田地,30人一字排开的插秧景象颇为壮观。

  “分苗需要耐心,慢工才能出细活儿。”

  “用脚去丈量土地,从泥土里挖掘新闻,是新闻人应具备的品质。”

  “脚上的泥土和身上的尘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

  青年编辑记者们专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但说出了共同心声:从泥土中体会群众的辛劳与坚韧,从乡亲们那里感悟建设、发展的不易与希望。

  一枚不大的山核桃如何成为工艺品?这有赖于双龙镇索洛湾村群众的“慧眼”与“巧思”,把核桃纹路视为艺术般的花纹,从创意、试验到成品售卖,从家庭作坊、帮扶残疾人就业再到电商平台服务,土玩艺儿成了艺术品,是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动表达。

  “村民要想长久致富,需要发展产业。”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也是他作为群众一员和共产党员的智慧和担当。

  生态建设 践行新发展理念

  放眼子午岭,满眼葱绿。“这还是印象中的陕北吗?少了黄土,多了青山。”把时间指针拨回1977年,这里曾为毛主席纪念堂敬献了13棵青松。如今,它们依旧挺立在首都心脏。“绿色”不只属于40年前,更是如今延安的新色彩。

  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湿润了,延安人民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编辑记者们的最深感受:打造一座森林城市,让山绿起来、生活宜居、群众舒适,得益于退耕还林的政策。截至2015年底,延安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77万亩,林草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67.7%,延安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导向。“市委、市政府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坚决摘掉头顶上的‘黄帽子’”。延安有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环保要经济”与“经济要环保”的辩证关系在真作为中得到体现,棚栽、经济果林、舍饲养殖成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退耕还林前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15年的10775元。

  “住到老乡家里,深感延安的绿水青山是富裕的山、神圣的山、老百姓的最大靠山。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迈开双脚搞实地调查,旗帜鲜明、灵活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让好政策惠及更多老百姓。”来过延安4次的解放军报记者李鹏深有感触地说出了编辑记者们的心里话。实际上,践行新发展理念就是一句话:以人民为中心。

(责编:崔东、刘军涛)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