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北京市地震局召开《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发布会。“十三五”时期将实现震后5-10秒地震超快测报预警。在具备条件的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推行减隔震技术应用。
实现震后5-10秒快速测报预警
北京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时期,通过地震监测台站、台网的优化、改造、升级,将实现震后5-10秒地震超快测报预警。目前,北京已具备2分钟自动速报、5-8分钟正式速报、10分钟烈度速报能力。
如何实现5-10秒的速度,孙士竑介绍,可提升台站的密集度,通过地震波及电子波的时差,进行测试预警。但他表示,应注意避免出现误报及提升针对性。他说,地震震级足够大,或离某一地区距离为50到100公里内时,发出预警更有效力。
孙士竑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地震局还将实现1-2分钟地震速报、5分钟仪器烈度速报、30分钟震源参数速报等公共服务。可在震后20分钟内产出震灾快速评估结果,1小时内提供辅助决策建议等。
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推减隔震技术
目前本市完成了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未来科技城、昌平东扩、东坝国际商贸中心区的活动断层探测及地震小区划,为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发展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十三五”时期,将强化大震风险源的判定与实时监控。在具备条件的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推行减隔震技术应用,并纳入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遴选库。建设一批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保障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和新机场等重点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
此外,规划还要求,全市各区至少新建1个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每年至少建设或认定1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符合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全市疏散安置人数实现翻番。各区每年至少还需创建1个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处市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重点工程项目
京津冀地震速报预警中心建设。
建设延庆-怀来盆地、平谷-三河地区地震观测科学实验场,布设地震观测台阵等。
建立地震灾害应急基础数据库,开展典型结构抗震实验、群体建筑物地震破坏特征评价和精细化建模。
首都地震防灾教育博物馆建设工程,以地震灾害博物展示、体验培训、互动训练、信息服务和示范功能为主,满足公众防灾减灾文化的迫切需求。
防震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设京津冀环形通信网,与全国地震专网互为备份。(记者贾婷)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