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习近平乌兹别克斯坦署名文章传达三大信号

曾伟 洪蔚琳

2016年06月23日17:49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3年9月10日,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卡里莫夫总统陪同下,在撒马尔罕参观兀鲁伯天文台。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6月21日,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和“扎洪”通讯社网站发表题为《谱写中乌友好新华章》的署名文章,回忆了中乌两国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讲述了两国现今的合作成果,并对两国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多次在外国的主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开创了一种具有个人特色的公共外交方式。这些署名文章有意选择发表在“当地权威报纸”,既是出访前对国外媒体“种种分析和猜测”的“很好回应”,也是对历次出访的“定调”。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本次出访乌兹别克斯坦所发表的署名文章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思想与语言风格,展现了中国诚心诚意同各国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的意愿,也透露了他对中乌关系的三大“定位”。

交融 深厚的情感有利相互认同

中乌友好关系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将读者的目光拉回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沟通了中乌两国,从此开启了两国文化交融借鉴的千年历史。

习近平通过回顾历史,展现了中乌两国关系的一项特殊性——积淀深厚的文化共性与相似的民族心理。一方面,历史上中乌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互学互鉴;另一方面,凭借天然的地理临近优势,两国人民在沟通发展中形成了相近的文化心理。如习近平所言,“中乌两国人民勤劳勇敢、诚实守诺、重情重义,对家国天下有着相似的理解”,没有高筑的跨民族文化壁垒,相似的民族品质与价值观念必定有利于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认可。

中乌历史交往频繁,有着天然的亲和性。“绿野草铺茵,空山雪积银”,习近平署名文章开头一句600多年前明代中国官员出使中亚后写下的诗句,作为中国文明的符号无形中将两个相隔千里的国度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与乌兹别克斯坦读者的心灵距离,也展现了底蕴深厚的“中国智慧”。

从历史中寻找彼此的契合点,搭建起认知与理解的桥梁,缔结情感交融的纽带,这是中乌传统友谊之于今日关系构建的意义,也是习近平在海外署名文章中所要传达的重要讯息。

合作 数字见证双边关系之务实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24年以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在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013年习近平首次访乌,双方签署了《中乌友好合作条约》、《中乌2014年至2018年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从此开启了两国在“一带一路”和人文交往方面的密切合作。

习近平用数字说话,以大量数据展现中乌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丰硕成果。“2015年,中乌双边贸易额35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70多倍,中国连续3年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4条管线全部过境乌兹别克斯坦。”通过真实准确的数字列举,习近平强调了中乌“一带一路”合作并非止于政策与规划性文件,而是切实实现了多领域、有规模、有深度的区域共建协作。

以深厚的历史情感积淀为基础,近年来两国人文交往方面亦大有所为,“双方在互派留学生、汉语教学、地方交往、联合考古、互译文学作品方面合作取得新进展,两国民众友好感情日益深厚。”从塔什干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谈到老舍《猫城记》乌兹别克语的译本出版,中国文化名片在乌兹别克斯坦充分“走出去”,讲述中国故事,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沟通与理解认同。

诠释当下两国合作的种种成果,体现出中乌不仅着眼于长远开阔的“顶层设计”,也同样关注着“具体施工”的推进。而中乌合作在宏观政策规划的框架下,一步一步扎实落实,构成了一副完整的合作发展图景。

展望 五大方向构筑发展新起点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乌两国共同面临着新的机遇。习近平强调:“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各国仍然面临发展重任的背景下,中乌加强全面合作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未来中乌的合作发展应走向何处?习近平指出了五个基本方向:“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精心打造中乌民心相通工程;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深化中乌执法安全合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五个方向涉及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安全与国际社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中乌合作关系在新阶段的进一步扩展。

在国际立场上,习近平强调中方将坚决支持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主权与稳定发展,而这种政治互信,也是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相互配合,维护共同利益,提高国家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在已取得一定成果的“一带一路”与人文交往领域,习近平提出进一步的拓展与创新。将“一带一路”的合作范围由能源领域拓展到非能源领域,实现结构优化;打造中国品牌文艺节目,在新时期以更多创新方式实现文化沟通。

此次习近平访乌的一项重要行程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在过去的15年中,上合组织发挥“上海精神”,为促进地区稳定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中乌合作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与新时期中乌关系的构建相辅相成。因此,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乌方及其他成员国一道努力,以塔什干峰会为新起点,全面提高合作水平,使上海合作组织更好造福地区和各国人民。”

中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有责任为区域协作、世界和平发展贡献自身的智慧与力量。在署名文章中,合作与共赢始终是习近平强调的主题。通过署名文章,习近平发出了“中国声音”,传递 了共同发展的意愿,开启了多层次的交往与协作,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开放、友好的中国。

(责编:洪蔚琳(实习生)、张玉珂)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