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习近平访塞尔维亚:中塞合作迎来春暖花开

2016年06月20日10:22  来源:国际在线
 

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国际在线专稿:6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国际媒体称,习近平此访是“一带一路”战略提速之旅,中塞两国合作将进入繁荣期。

路透社18日刊文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期间,签署了20多项协议,涉及货币互换、再生能源、公路建设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此次访问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将使中国公司建立同欧洲国家之间新的经贸联系。

报道称,习近平指出,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尼科利奇总统也表示,塞尔维亚愿意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额已超过10亿美元,多数是以软贷款、投资修建公路和能源项目的形式。18日当天,塞尔维亚能源部长、央行行长塔巴科维奇以及副总理兼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部长米哈伊洛维奇分别签署了协议,旨在为其可再生能源融资,修建塞尔维亚第一个焚烧发电厂,促进贸易和投资等。米哈伊洛维奇称,中国对在多瑙河修建港口和工业园区兴趣浓厚,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今年4月,中国河北钢铁集团投资4600万欧元,购买了位于贝尔格莱德附近的一家钢铁厂,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打开了中国在塞尔维亚金属行业投资的新大门。

美联社18日报道称,中塞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习近平表示,中国想要加深同塞尔维亚的联系,这反映出中国欲加强在欧洲的发展。

报道援引习近平的讲话称,中塞两国关系正在不断扩大,并将提升到新高度。习近平表示,塞尔维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位置,这是一个加深贸易往来和打开新市场的计划。

报道称,目前,中国已经在贝尔格莱德修建了一座横跨多瑙河的大桥,正在改建一座发电站,并计划对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铁路线进行现代化改造。

塞尔维亚南斯拉夫通讯社(Tanjug)16日以“习近平的访问将使塞中合作进入繁荣期”为标题进行了报道。文章援引尼科利奇总统近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的话称,习近平本周到访塞尔维亚“将开启两国双边关系合作的新篇章”。

尼科利奇表示:“中国可以说是塞尔维亚外交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而塞尔维亚也是中国在欧洲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合作坚定的支持者。多年后中国国家主席再次访问塞尔维亚,这就像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春暖花开一样,相信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后,中塞两国的合作必将进入繁荣期。”他还指出,中国的投资对塞尔维亚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塞尔维亚解决很多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塞尔维亚B92电台网站对习近平的出访进行了大量的专题报道。网站不仅对塞尔维亚总统在机场热情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进行了图文和视频报道,还刊发了“习近平同尼科利奇总统共同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塞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尼科利奇向习近平主席授予塞尔维亚最高级别勋章‘共和国一级荣誉勋章’”等系列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也对习近平此次出访中东欧进行了报道,刊发以“习近平出访点燃欧洲投资希望”为题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四个月来第二次访问东欧,令人期待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将出现激增。在西方担忧中国给欧洲大陆带来潜在分化影响之际,北京正寻求扩大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影响力,拓宽贸易渠道。

报道称,习近平此行将推进中国四年前首次阐明的“16+1”战略,这个机制提供了一个让身为亚洲巨人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直接打交道的平台。

中国社科院欧洲问题专家赵晨表示,此举“符合中国对于多极化世界的观念”。

对于东欧国家而言,中国资本被视为一个受欢迎的融资新来源,有助于降低他们对德国或法国等传统西方市场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依赖度。(聂峥)

(责编:刘一鸣(实习生)、刘军涛)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