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花香四溢的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首次到访,习近平主席将与塞领导人畅叙友情、共谋合作、展望未来。奔流不息的多瑙河与萨瓦河,将共同见证中塞友谊的升华,见证中塞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高度。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
“60多年来,两国人民始终心手相连,彼此怀有特殊感情,跨越时空的真情厚谊历久弥新。”习近平主席16日在塞尔维亚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回顾中塞友好交往历史,强调两国友谊沉淀之深。
塞尔维亚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贾思敏卡·西米奇第一时间阅读了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的文章回顾了我们两国心手相连的历史,展望了合作共赢的未来,非常全面、有深度。”
中塞友谊从历史中一步步走来。上世纪40年代,两国人民分别在东西方战场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共同的经历让这份友谊基础深厚。1995年,塞尔维亚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图片展上就有关于中国抗战的9幅照片;2015年,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来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塞军方队在天安门前接受了检阅。
文化交往拉近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早在上世纪50年代,鲁迅的作品就译成了塞尔维亚文,1950年贝尔格莱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阿Q正传》是最早的一本。几十年来,“中国文化周”等平台将中国文学和电影作品介绍给塞尔维亚人民。上世纪70年代,《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风靡中国,瓦尔特的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我觉得自己始终生活在中国朋友中间。”他说。
困难中,两国互相帮扶。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塞尔维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14年,塞尔维亚发生12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中国企业和民众纷纷捐助。
“我们像我们的前辈一样,非常珍视同中国的友谊,并且精心、真诚地维护这种友谊。”尼科利奇总统称中国为“伟大和真诚的伙伴”,他的话代表着塞尔维亚人民的心声。
“塞中之友”协会主席翁科维奇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表示,塞中友谊是在艰难困苦环境中结成的战友情、兄弟情,这种友情是牢不可破的。“习近平主席引用塞尔维亚俗语‘朋友是时间的果实’,非常贴切地道出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历程。”
友谊与合作薪火相传
“当前,中塞传统友谊正在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两国关系的深度、广度不断提升。”习近平主席对两国不断深化的友谊与合作给予高度评价。
不少塞尔维亚朋友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述与中国交往的故事。贝尔格莱德大学、诺维萨德大学开设孔子学院,1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教学试点工作,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中国前驻南联盟大使馆所在街道被命名为“孔子大街”,大街附近的广场被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两国人民心灵相通不断打开新渠道。
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塞方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教授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表示,塞尔维亚人学习汉语的热情非常高,“这里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强烈要求我们开设幼儿汉语培训班,他们认为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习汉语,将来能搭上中国这列发展的快车”。
塞尔维亚辛吉度努姆大学中文教师碧莲娜·西米奇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这次历史性访问必将进一步推动塞尔维亚的“汉语热”,使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历久弥新的中塞友谊基础上,两国合作近年来不断升温。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建设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等项目,中企收购“塞尔维亚的骄傲”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并使其重现生机……中塞务实合作成果在中东欧地区最为突出,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新高地。
塞尔维亚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高级顾问塔姆杰·卡耶维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里把塞中战略合作放在突出位置,明确表示把塞中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高度,习近平主席此次历史性访问必将为塞中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能。
推动中塞关系行稳致远
“我相信,在双方一道努力下,中塞两国战略伙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习近平主席强调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塞关系行稳致远,让人们对两国关系的前景更加充满期待。
中国与塞尔维亚,无论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实力,都相差巨大,为什么两国友谊能够如此持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给出了答案: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是中塞关系的真实写照。
塞尔维亚文化媒体部国务秘书萨沙·米尔科维奇表示,塞尔维亚和中国相比是小国,塞中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极大造福了塞尔维亚人民。他认为,塞中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永远的朋友、真诚的伙伴,就在于始终尊重彼此选择的道路,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致力于深化彼此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
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赢,这是中国与他国打交道时一直秉持的理念,也是中国能够做到不忘老朋友、不断结交新朋友的重要原因之一。
巴基斯坦南方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坦维尔·贾夫里在接受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巴中两国保持着牢固的友好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朋友。两国关系一直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已成为和谐共处、友好合作的典范。
坦桑尼亚国际问题专家贾法尔·姆亚斯里对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表示,在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中国和非洲便结下了深厚友谊。去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又宣布“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给非洲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光明前景。“正是在互尊互信、合作共赢理念的指引下,中非友谊与合作不断升级。”
有深厚友谊为基础,有互尊互信理念为指导,有实实在在的行动,相信中塞战略伙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