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越靠越近 路越走越宽——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塞尔维亚引起强烈反响

2016年06月17日00:2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16日电 综述:心越靠越近 路越走越宽——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在塞尔维亚引起强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6月初夏,青草茵茵,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空气中弥漫着椴树花的清香。奔流不息的萨瓦河和多瑙河从这座历史名城交汇而过,宛如伸开的双手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贵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来访是塞尔维亚今年的一大盛事,当地民众热烈期盼这次访问将开创塞中友谊的新起点,确立两国合作的新目标,提升双边关系的新高度。

  在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16日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和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发表题为《永远的朋友 真诚的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中塞60多年来的传统友谊,两国深厚情谊历久弥新,始终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两国双边关系从高层交往、务实合作到人文交流的果实累累,展望此访及双边关系未来,从政治互信、发展战略对接、夯实民意基础、国际事务协作等方面,对发展中塞两国关系提出重要主张。

  塞尔维亚政治分析人士杜尚·亚尼奇高度认同习主席文章中对塞中友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论述。他说,塞中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形势令人振奋。几十年来塞中两国不断增进合作和友谊,互尊互信,成为真正患难与共的朋友。对于塞尔维亚这样的国家而言,能得到中国的尊重和信任,意义非同寻常。中国有很多宝贵的发展经验值得塞尔维亚学习。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特别描绘了深化两国关系的规划,塞方要以战略的思维紧紧跟上中国的步伐,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共赢。

  塞尔维亚国际政策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伊沃娜·拉杰维奇说,习主席的文章非常重要,文中强调要通过推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提升塞尔维亚人民的福祉,受到了塞方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这为塞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塞尔维亚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别渴望与中国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合作,希望习主席的访问能帮助这些项目更快开花结果。

  中塞友谊深植两国人民心中。走在贝尔格莱德大街上,经常听到当地人主动用汉语“你好”向中国游客打招呼,友好之情溢于言表。

  在贝尔格莱德繁华的USCE购物中心里,记者遇到了在报摊购买当天报纸的市民伊万。他告诉记者,塞中两国非常友好,习主席到访塞尔维亚将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我知道中国在贝尔格莱德帮助我们修建了跨多瑙河大桥,中国企业投资越来越多,塞尔维亚人民也会享受到更多的好处。”

  在报摊工作的布兰卡告诉记者,今天塞尔维亚最权威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习近平主席将访问塞尔维亚的新闻和习主席的署名文章,这绝对是令人高兴的好消息,塞尔维亚和中国永远是好朋友。“我们期待着习主席访问获得成功!”

  索尼娅是一名瑜伽老师,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非常关注习主席访问塞尔维亚的新闻。“中国和塞尔维亚都有令人尊敬的文明历史,希望今后能到中国旅游,看一看这个伟大的国家。”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到,河北钢铁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在斯梅代雷沃钢厂工作了20多年的西米奇说:“我和同事对未来充满希望。我有两个儿子,中国企业收购钢厂后,前景非常好,希望我的孩子们以后也来钢厂工作。”

  就像奔腾的萨瓦河水,中塞之间的深情厚谊源远流长。两国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往,让两国人民的心越靠越近,路越走越宽。(参与记者:王慧娟、翟伟、韩建军、周珺、张建华、邢建桥)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