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为塞尔维亚钢铁产业带来生机

——走进斯梅代雷沃钢铁厂

2016年06月16日08:08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中国企业为塞尔维亚钢铁产业带来生机——走进斯梅代雷沃钢铁厂

  “中国企业收购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后,工厂重现生机,我们不再担心失业,对未来充满希望,”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铁厂的老工人约万诺维奇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他同时表示,不仅是钢铁厂,整个塞尔维亚都会从中受益。

  斯梅代雷沃钢铁厂成立于1913年,是当地知名的百年老厂。高大的厂房外墙上写有巨大标语——“塞尔维亚的骄傲”,显示出这家钢铁厂在塞尔维亚经济中非同寻常的地位。

  然而,由于国际钢材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斯梅代雷沃钢铁厂近年来陷入困境,产量急剧下滑,面临倒闭。今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出资4600万欧元收购斯梅代雷沃钢铁厂,使工厂重现生机。

  如今,走进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可以看到接待室墙壁上并排悬挂着塞尔维亚和中国两国的国旗;巨大的厂区内,机器轰鸣,各类特种车辆往来穿梭,井然有序;车间里,工人们作业一丝不苟。

  陪同记者参观的安全技师尼古拉指着两座巨大的高炉介绍说,去年一座高炉被迫停产,现在已恢复生产。“当地人称工厂烟囱冒出的烟为希望之烟,因为它表明生产正常,对工人们则意味着工作、收入和生活一切正常,”尼古拉说。

  河钢集团在收购之初,承诺保障钢铁厂约5000名员工的就业,并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发挥运营管理优势,将钢铁厂打造成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的样板工程,成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

  热轧车间负责人吉吉奇说,很荣幸能成为河钢集团的成员,“我们将获得资金投入、新设备以及高效的管理,希望钢铁厂从此走向繁荣”。

  和工人们一样,塞尔维亚钢铁行业专家也对这一中塞互利合作的范例评价积极。

  塞尔维亚钢铁协会会长苏莎在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工作过多年,对这家钢铁厂感情深厚。她说,河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实现了互利共赢,“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得以继续生产,这对塞尔维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钢铁厂生产的产品能更容易进入欧盟市场”。

  苏莎了解收购全过程,知道这一项目是在“一带一路”以及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内成功进行的。她认为,对这一地区来说,这次收购是一个范例,中方企业技术先进,资金充裕;而塞尔维亚地理位置优越,钢铁生产经验丰富,工人素质高,双方合作可谓优势互补。

  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副总经理宋嗣海看来,“一带一路”和“16+1”合作在这一地区日益深入人心,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这也是河钢集团此次成功收购的基础。他还告诉记者,自己在塞尔维亚的这段时间里,亲身体会到中塞间的深厚友情,这也有助于推动钢铁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中国人民是塞尔维亚人民的老朋友,”望着自己服务了30年的斯梅代雷沃钢铁厂如今生机勃勃,约万诺维奇微笑着告诉记者,中塞两国传统友好,他相信钢铁厂的未来会与中塞两国间互利合作一样前景光明。

(责编:程瑶(实习)、曾伟)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