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 贯彻创新战略赢得发展未来

2016年04月17日18:36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杨芳)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53所在京的部属、市属、民办高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主要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就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发了言。李克强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民族的未来,高水平教育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根本在于重视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举办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担负更大责任、发挥支撑作用。

李克强说,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蕴藏在亿万民众中的创造力发挥出来。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注重推动教育公平,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实行倾斜,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在平等竞争中拥有上升通道、释放创造潜能。

李克强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国家确定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鼓励公办民办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当前要抓紧出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精准支持。通过一流学科率先突破,示范和带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李克强说,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督导监管,积极探索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的新途径、新方式。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李克强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学、科研人员包括兼任行政职务的专家教授,实行符合智力劳动特点和规律的政策,不能简单套用针对行政人员的规定和经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给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更多创新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积极提携后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局面,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刘延东主持座谈会,郭金龙、杨晶参加。

(责编:王吉全)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