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需强调差异性

严碧华

2016年04月14日09:03  来源:民生周刊
 
原标题:主编笔记丨旅游扶贫需强调差异性

  今年3月,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再次去了凤凰,走进了知名景点——凤凰古城。说是再次,是因为8年前曾去过。

  当时,凤凰古城和沱江还是两个分离的景点。去的那天,天气晴好,沱江与两边的民居相互映衬,就是人们相机中常见的那一幅美丽画卷。

  沱江边,像笔者这样拍风景的人不少。相比而言,凤凰古城却落寞得多。

  此后数年,情势急转,凤凰古城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游客络绎不绝,尽管一直存在争议,但当地依靠旅游致富的也越来越多。

  凤凰古城所在的凤凰县,则充分依托核心景点的带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去年全县旅游业收入过百亿。

  毫无疑问,从旅游扶贫的角度来说,凤凰县是成功的。

  正是看到无数个成功的案例,去年年底,旅游扶贫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并给予重点支持。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将有一大批贫困村、贫困县因旅游而脱贫,因旅游而富。

  但在地方争先恐后地发展旅游产业时,笔者认为有必要提个醒:按照市场规律,无论是何种产业都存在产业过剩的可能,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

  此前笔者调研时就发现,由于缺乏市场意识,一些区域盲目地发展柑橘、养殖等产业,寄希望通过这类产业扶贫,但因缺乏特色或深加工未跟上,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过分地依赖外地市场,最后不仅没能帮助当地脱贫,反而成为当地群众和政府沉重的负担。

  前车之鉴。在充分肯定旅游扶贫作用的同时,地方政府在实施时,显然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色。否则,几年之后,千篇一律的乡村游恐怕将会成为一种负担。

  笔者认为,区别于过往“走马观花,到景点就拍照”,游客更重视旅游质量,体验式旅游消费越来越受青睐,差异式消费愈发凸显。

  基于此,在设计旅游产品时亦需考虑是否升级,不仅吸引游客来,而且考虑如何让游客能留下来。

  相比而言,后者所对应的旅游消费将更大,带动效应也更明显,可以更好地避免一些地方旅游扶贫存在的尴尬,即:富了景区,增加了财政收入,周边老百姓却参与甚少,依然贫穷。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所言,旅游扶贫是面状扶贫,精准扶贫是点状扶贫,有能力参加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人往往不在精准扶贫之列,需要精准扶贫的居民却缺乏参与能力,不能从中得到应有的益处。

  黄细花把这个问题归结于“旅游扶贫未能解决好点和面的关系”,而让扶贫对象充分参与是旅游扶贫的重要目标之一。

  显然,需要充分发挥旅游作为富民产业的特色,在地方政府财政、景区和当地群众收入之间寻求共赢。

  如今,以旅游资源闻名的张家界正在全面实施旅游升级战略,以促进旅游消费为核心,以创建全域旅游为抓手,力求补齐旅游消费和旅游带动力不强的短板。

  数以万计的旅游扶贫景区,准备好了吗?(记者 严碧华)

(责编:程瑶(实习)、盛卉)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