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着力打造“创业长寿”推动就业“增长级”

何君林   陈琳

2016年04月13日23:13  来源:东部报刊网
 
原标题:重庆市长寿区着力打造“创业长寿”推动就业“增长级”

目前,在重庆市长寿区,全民创业如春潮涌动,从返乡农民工到大中专毕业生,从城乡妇女到下岗职工等纷纷投身其间。从传统产业到电子商务,他们创业拼搏,努力实现“草根创富”之梦。“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创业引导扶持,积极整合相关部门职能,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贷款、税费减免、后续帮扶等‘多位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长寿区人社局局长杨岸鸿介绍,2015年长寿区新增创业749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83.7万元。

重质量 优化创业培训

“培训就在家门口,实在是太方便了!”谈及创业培训,长寿区驰业养殖场老板吕广熙一个劲地叫好。吕广熙说,上午学理论,下午去实践,不懂的现场可以向老师请教,培训效果很好。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长寿区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分阶段、分类别、分层次的开展创业培训,全面优化培训质量。长寿区人社局与相关门通力合作,在全市首创“分类培训制”,通过细分创业对象,实现对草根创业的精准帮扶,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奶牛养殖创业培训班为例,培训教师均为重庆市知名专家,每人都有10年以上的实战经验,均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培训方式由以前的“送到城里学”转变为“下到乡里教”,培训地点直接设在奶牛场。这样既不耽搁养殖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又能“面对面”指导养殖技术。培训内容也由以往单纯“重实践”转变为“既重实践,又抓理论”,培训课程既有具体的实战业务知识,还有相关的理论介绍,以及《畜牧业发展政策解读》《畜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法规,让学员在学习奶牛养殖技能的同时,对畜牧产业的发展大势以及国家扶持奖励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培训注重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力度。针对多数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开办的都是实体经济企业的区情,积极在培训课程里面植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理念,并邀请猪八戒网负责人、区内电商产业负责人和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电子商务模式、分享创业成功经验、宣传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广大创业者开创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新模式。据了解,2015年长寿区人社局除了积极举办大学生GYB培训、妇女创业培训,还先后与区团委开办了青年创业培训,与区工商联开办了IYB等培训,实实在在地将培训课堂送到创业人员家门口。去年,共开展创业培训37期、培训1437人,其中微型企业创业培训19期、培训707人。在过去五年间,累计开展创业培训145期,培训创业人员4300余人,涉及种植、养殖、商贸、零售、餐饮、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12大类、40余小类。“创业培训是增强创业信念,提升创业能力,规避创业风险,促进创业成功的有效途径。”杨岸鸿表示,下一步区人社局将实行创业能力提升模式,积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创业意识培训体系,并进一步优化培训质量,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创业培训10000人。

抓帮扶 优化创业服务

“从我参加电商培训,到成立自己的电商小公司,这一路走来,都有人社部门的陪伴和扶持。从项目规划到解决资金问题,他们的帮扶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在长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当上电商小老板的小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人社部门的帮扶,自己的小公司能不能开张还是个未知数。据了解,按照“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思路,长寿区人社局积极建立创业培训学员动态跟踪机制和创业培训效果回访机制,采取电话回访、上门专访、在线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学员创业进展及经营情况,切实解决学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有效的后续扶持服务。长寿区人社局还在全市率先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和创业服务指导站,为创业者免费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开辟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实行创业担保贷款会审制度、举办“微型企业银企融资对接会”,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仅去年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83.7万元。结合区情,从信息科技、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现代服务、节能减排方面等建立区级创业项目库,为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服务,并定期发布项目风险提示。组建创业专家团,为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政策咨询、风险评估、法律援助、跟踪扶持等服务。例如,除了对有创业想法的青年优先安排培训外,还对有资金需求的青年优先给予贷款,简化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手续和办理流程,提高青年创业贷款额度,开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过去3年来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3.8亿元。对有微企申请的青年优先办理,为其开办微企提供网上申请、资料填报、场地查验、创业补贴等一站式服务,帮助2800多名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对创业困难的青年优先开展指导,建立创业项目库,定期发布项目风险提示,打造青年创业示范园,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场地保障、创业指导、市场推广、事务代理、政策落实等多功能服务。“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以完善创业项目库、组建专家指导团、扶持行业协会、创新金融支持为重点,切实解决创业过程中起步难、融资难、发展难等问题,推动全民创业。尤其将落实好经区政府同意的小贷政策,力争放贷突破亿元大关。”杨岸鸿介绍。

搭平台 优化创业环境

“外出打工很难干长久,回到家乡利用各种资源创业才是王道,在家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已返乡创业几年的张义说,现在长寿的创业环境非常好,有平台、有政策、有服务,硬是创业的好时机。近年来,围绕优化创业环境,长寿区以打造创业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创业体系,夯实创业平台,培育创业主体,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培训、资金、服务支持,引导劳动者积极投身创业。该区按照“极点带动、轴线拉动、片区推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建设“一极、一带、两翼”梯级创业平台:依托长寿经开区、农业三园,打造“创业孵化园”;在长垫路沿线街镇发展家居、健康科技、现代畜牧养殖及深加工等产业,打造“特色创业街”;以长寿湖、大洪湖为核心,辐射东南翼、西北翼的山区村镇,创建“创业示范村”。目前,全区已累计发展一牛奶牛养殖微企孵化园、长寿古镇旅游文化微企孵化园、长寿电商微企孵化园3个市级孵化园;云集镇福胜微企特色村、洪湖镇表耳微企特色村2个市级特色村;长寿健康科技产业微企孵化园等4个区级孵化园;但渡镇兴同微企特色村等6个区级特色村。长寿区人社局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本地创业优惠政策,创业成功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全民创业新氛围。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明星评选表彰等方式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培养群众创业意识,打造长寿区特色创业文化。“未来几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创业载体建设,打造创业带动就业的‘增长级’模式。通过健全政策、资金等创业服务体系,激发社会创业活力,支持小微企业、电商产业发展壮大,鼓励服务业发展,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着力打造‘创业长寿’。”杨岸鸿表示。

(责编:刘军涛)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